第104頁(第1/2 頁)
青竹給蘇立秋梳一個朝月髻,綴了指甲蓋大小的珠花,插上皇帝賞賜的金步搖,戴了綠松石耳墜。
李嬤嬤奉上煙羅衫和古紋雙蝶雲形千水裙,服侍蘇立秋換上。
裝扮畢,眾人喝采道:「姑娘也是白淨美人了。」
待蘇立秋款款到得前廳,眾人眼前皆是一亮。
幾位媒婆更是驚訝,先前聽聞蘇家親女略黑瘦,相貌不揚,今日一見,雖則膚色沒有欺霜賽雪,可也不算黑,且瞧這眉眼,瞧這身段,分明是一個美人,哪來的相貌不揚?
蘇立秋見過眾人後,便在蘇夫人下首坐了。
蘇夫人這才示意沈家媒婆可以說了。
沈家媒婆閱人多矣,且極擅長把握小娘子的心思,說媒成功機率高,當下一見蘇立秋,判斷此姑娘個性剛強,有自己的主意,不輕易被人說動,便重新打腹稿,斟酌一下方開口道:「我為沈侍郎兒子沈廣?向蘇家女蘇立秋提親,沈廣祿今年十八歲,在鴻臚寺當副寺卿,年少有為,性格溫和,敬重女子,夢想得一位知心人為妻。」
她邊說邊悄悄瞥蘇立秋神態,嘴巴不停,接著道:「沈家這廂託我來提親,卻有一個原故。這一個原故要從長公主賞花會那一日說起了。」
「沈公子與長公主兒媳是堂姐弟,那一日也赴賞花會,言道當時在不遠處親眼見得蘇姑娘擲了佛手果卡入獅子狗嘴裡,救下勝哥兒……」
沈家媒婆舌綻蓮花,描繪沈廣?見蘇立秋救下勝哥兒後的心情和感想,又道:「那一日後,沈公子便打聽蘇姑娘的事,聽得蘇姑娘在鄉下長大,懂些農桑之事,又想為鄉民做點事,恰巧他小時候跟著祖母在農莊住了幾年,也知道村民疾苦,因覺得自己和蘇姑娘應有共同話題……」
沈家媒婆抒情片刻,又把手邊一隻盒子開啟,捧出一卷畫,抖開朝向蘇立秋,「沈公子心中有了蘇姑娘,卻苦於蘇姑娘不識得他,因託我來說媒時,又叫畫師畫了一幅肖像……」
「蘇姑娘請看,畫中人便是沈公子了。」
蘇立秋一瞧,咦,畫中人也挺俊美,快趕上週錦年了。
謝家和顧家的媒婆一瞧畫中人,卻是暗罵一聲無恥。這位沈公子固然也算俊美,但哪有畫中人這般俊?分明是畫師大技巧,把他畫得更俊了些。
不過麼,現下還沒擠走周尚書和宋將軍,她們並不打算這個時候拆穿沈家媒婆。
沈家媒婆待蘇立秋看完畫像,便捲起放好,接著道:「沈公子是一個痴情人,言道若得蘇姑娘為妻,從此禍福與共,攜手一生,絕不相負。」
她再加重語氣,鄭重道:「論起來,沈公子條件或者不若周公子與宋公子,但這份痴心,卻是獨一份。古人有云: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蘇姑娘,沈公子正是一個良配。」
周尚書:知道媒婆能說會道,倒不知道能說會道到這個程度。
他掃視眾人一眼,又看蘇立秋一眼,心下道:蘇立秋是一個聰慧的,當不會因為這番言語就動心。
宋將軍聽得沈家媒婆說的話,卻有些傻眼了,原來媒婆吹噓一個人,還可以這樣吹噓的……,蘇姑娘不會意動罷?
廳裡這麼熱鬧,好些候在外間的丫鬟卻是悄悄豎起耳朵聽了聽,當下有丫鬟跑去跟柳兒嘀咕了幾句。
柳兒打賞了小丫鬟,忙忙去見蘇飛玉,把廳中的事說了。
蘇飛玉臉色難看,她退親這些時候了,還沒人來說親,蘇立秋倒好,短短時間,不斷有人上門提親,今兒竟一氣兒來了五個提親的人,且全是有頭有臉好人家。
待柳兒下去,鄭嬤嬤便安慰蘇飛玉道:「姑娘莫氣,秋姑娘許了人,姑娘自能安心。昨兒,秦王突然上門,車廂內坐的又是秋姑娘身邊服侍的丫鬟,難免讓有心人百般猜測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