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第1/2 頁)
顧染一臉敬謝不敏:「師兄師姐們練短道速滑少說也有十年了,我才一年,我去給他們講課,這說不過去吧。」
「沒讓你講課,就是讓你分享。」言下之意,「我要偷懶。」
顧染:「不是……」
「你那個5000米,到底什麼時候能跑進20分鐘,耐力訓練還得加,要準備開始上1500米了……」
「好好好!」顧染一屁股坐在電腦前面,「別說了,我做,我現在就開始做!」
他做事情一向認真,這一點徐清還是很放心的。不過顧染有一點說得對,他練習短道速滑的時間畢竟還很短,有許多理解不夠透徹的地方。
徐清就坐在一旁,他不懂的隨時都能請教。
無論什麼問題,徐清很少會直接給出答案,常說的幾句話是「你說呢」「你覺得呢」「再想想」。
他總是以引導為主,讓顧染自己思考,尤其是意識方面的問題,只有他自己領會並且掌握了,才能熟練地運用到比賽中。
「對手的動向一定要多觀察多思考,最重要的是多看比賽影片,充分了解每個人的特點和習慣。」
「速滑運動員是很吃基本功的,技術上的缺陷會伴隨一整個職業生涯,很難改變。」
「如果你能對每個人瞭如指掌,就能在比賽中迅速找到克敵制勝的方法。」
「至於在比賽過程中,路線的選擇,時機的把握。這就要看你的臨場應變能力,當然,也要結合對手,做賽前分析。」
有時候講著講著,徐清還會在紙上把圖畫出來,然後再向他提問,又或者播放一些以往的比賽錄影,一邊觀看,一邊講解。
其中有一個影片是好幾年前的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男子5000米接力決賽,其中就有程森和徐清,他們本可以拿個第三,最後卻落到了第四。
徐清滑的正是第二棒主力棒次,他在說起的失誤時很是坦誠:「我在過這個彎道的時候沒有處理好,給了匈牙利運動員超越的機會,後面我們就再也沒有機會反超。這次失利我要負主要責任。」
雖然他這麼說,但是透過電腦螢幕,顧染也能感受到,徐清的實力是他從未見過的強,他們倆根本就不在一個技術水平上。
他只見過徐清做示範,從來沒有親眼見過對方真正衝刺起來是什麼樣子。
看過幾個他的比賽影片,尤其是其中一個世界盃奪冠的影片,顧染不免有點小小的期待,想要見識一下世界冠軍在冰面上全力衝刺究竟是何等壯觀的景象。
他甚至期待,能和徐清比試一場!
徐清見他直勾勾的盯著螢幕發呆,看他眼裡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芒就猜到了他在想什麼。
於是,抬手在他後腦勺輕輕抽了一巴掌,笑罵道:「想都別想。」
顧染瞬間安陵容附體:「原是我不配。」
這一個星期都是恢復性訓練,顧染利用休息時間給徐清當童工。做好了ppt兩個人還找了個沒人的辦公室,試講了一下。
徐清坐在下面,就跟論文答辯似的,聽完了還要提問。
他問的問題刁鑽又古怪,顧染想都沒有想過:「這個……你事先怎麼不提出來?」
徐清攤手:「你分享完之後難道沒有提問環節嗎?沒人會事先通知你他們要問什麼。」
經過反覆補充和調整,最後,顧染總算是順利完成了這次分享。
高梓逸、梁可欣和趙婷三個參加了集訓的人一致給出了最高評價:「那個加拿大人講了什麼我一個字都沒聽懂,但是你講的這些,每一條我都明白了。」
經過這次集訓,回來之後的分享,顧染能夠明顯感覺到,他對短道速滑這項運動的認識更加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