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2 頁)
這次交流會就是給高校學生一個接觸傳統文化、瞭解傳統文化的機會,無論小年輕們畫得、寫得再難看,圍觀群眾也會說好。
蘇臨清點了點頭。
論畫,他雖不擅長,但畢竟師承的人什麼都擅長,所以肯定還是會畫的。
他看了一眼面前的墨水,試了一下濃淡,閉上眼沉思了一會兒,很快提筆作畫。
蘇臨清作畫只用水墨,對旁邊色彩鮮艷的顏色看都不看。這「怪癖」,自然沿襲自他老師。
東坡先生是「文人畫」體系的歸納和推進者。蘇臨清作的畫,自然也是「文人畫」,
何謂「文人畫」?首先,你得是個飽讀詩書的大文人。這樣你的畫中才有「主題思想」。
文人的畫,和詩詞歌賦一樣,都是用來表達文人思想。東坡先生首推王維,就是因為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畫為明志。所以文人畫大多以山水、漁隱、梅蘭竹君等為題材,且很少用色彩,只用水墨黑灰白的層次來作畫,偶爾用色只做點睛之筆。
比如給茫茫水墨山水中一垂釣的老翁穿上紅衣服。
蘇臨清所畫的,就是他老師最喜愛的竹石畫——一顆怪石突兀的立在畫布的正中央,幾叢稀稀疏疏的竹子圍繞著怪石聳立。
竹子的根莖被壓在怪石下,初出土時歪斜扭曲,但長到一半便筆直朝向天際,只有蔓延的竹枝竹葉輕輕下垂,彷彿撫弄著壓著它的怪石。
崎嶇的地面、猙獰的怪石、倔強的墨竹,全都是用黑白灰的水墨畫成,用濃淡來呈現出畫面的層次和動態。
胸有成竹,一副竹石畫頃刻間便一氣呵成。蘇臨清畫技不夠詩來湊,提筆便是一首被老師看了會敲頭的詠竹詩。
「葉落根偏固,心虛節更高。一林寒吹發,清夜伴松濤。」
完美!老師才不會打我的貓頭!老師只會揉揉我的貓頭說「臨清甚好!」!
哼,什麼秦觀晁補之張耒都比不過蘇貓貓的一根貓毛!只有黃庭堅師兄能和貓相提並論,因為黃庭堅師兄是堅定不移的愛貓人士,曾經和只愛狗狗的老師書信爭執!
只有黃師兄是最雕的!其他附和老師愛狗的師兄們都是屑!
蘇臨清牛氣落款停筆,正想蓋印,發現自己沒有印。
可惡啊,家裡太窮,連玉石印章都沒有。
蘇臨清撇了一下嘴,擠出紅色顏料,換了一支細筆,三下兩下,一個印章就畫好了。
偽造印章也是文人必修課。你根本不知道宋朝文人在無聊的時候還學會了什麼勾當。
「呼。」蘇臨清把畫拿起來,吹了一口氣,「畫好了。」
周圍沒有喝彩聲,蘇臨清感到理所當然的同時,又有些寂寞。
不是所有人都懂畫懂字懂詩,即便是他還在宋朝時,若他自己在路邊隨便支個攤子寫字畫畫,也可能無人問津。
但若是他打出老師的旗號,那麼就會圍上一群人聲嘶力竭的競價。
為何文人要養望?酒香也怕巷子深。
在這個時代,他沒有養了十幾年的聲望,大概無人欣賞他的詩畫吧。
蘇臨清作畫的時候已經把口罩和眼鏡取了下來。他將臉邊碎發攏到而後,略帶寂寞地笑道:「獻醜了。」
現場噼裡啪啦一頓手機鏡頭聲。
蘇臨清心裡嘆氣。
他明白,他都明白,這群人肯定在拍他的臉。
沒辦法,他實在是太好看了。雖然圍觀眾人不懂畫,但是他們懂誰的臉好看啊。
老師,我終究是墮落了。明明能靠才華吃飯,別人卻偏偏只注重貓的臉。但貓就是傾國傾城難自棄,貓也很無奈。
蘇臨清仰著小臉,非常自得地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