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第1/2 頁)
這就是辛星願意比賽的原因,只要她記住犯規要點,嚴格遵守規則,她就既能練手,還能掙錢,傷了人還不用負責。
人家跟她無冤無仇的,她當然能不傷人儘量不傷人。可是第二場結束後,萬琛又結結巴巴鼓勵她保持狀態。辛星忍不住問了,你之前也沒說必須場場優勢勝利啊,怎麼突然對我要求這麼高。再接著ko的話,我可不收著打了,不敢保證會不會給對方帶來重傷害。
萬琛愕然,「誰說讓你接著ko了,我正想勸你呢,新人時期不要把兇殘表現得太明顯,這樣下去不僅得罪同行,往後各個比賽也都不會考慮邀請你的。適時收斂鋒芒,給別人留下打敗你的希望,你的路才能走得更長。」
辛星:給別人留打敗我的希望?雖然不明白為什麼要留,但聽著是很有深度的一句話,回去思考思考。
她的鋒芒畢露,不僅氣壞了對手教練,也吸引了其他小組的教練和從業相關人士。很多人在賽後打聽她的來歷,聽說是陳玉生徒弟推薦的,紛紛猜測又是他家培養的人才,陳玉生本人的打法就比較狠厲,他的徒孫有這種表現也屬正常。
辛星莫名被籠罩在前輩光環下,到第三場四進二比賽開始前,所有同行都自動把她認定為陳玉生徒孫了。
這一場她打了兩局,第一局用了一個三分的轉身後擺腿動作擊中對方,之後全程防禦;第二局雙方近身抱摔,兩人同時倒地,辛星率先站立得三分,之後全程防禦。
她贏了,對手也沒有受傷,皆大歡喜。然而內行人都看出雙方實力的差距,贏方明明可以再次優勢勝利,卻顯然在拖延時間。她得分後就像在逗紅方玩,故意露出破綻,引著她來打,然而又總能提前預判紅方的出手方向,把全身上下失分點防禦得密不透風。
老辣,熟練,根本不像散打新人,可在比賽之前,沒人聽說過「郭欣」的名字。
半決賽和決賽間隔三天,辛星沒有訓練,她的體重有所下降,如果在賽前稱重達不到五十六公斤,她就要被取消參賽資格了。
於是她三天都在吃吃睡睡,或跟著萬琛去體育館觀看中重量級別的比賽,看完女子看男子,時常目露殺氣,躍躍欲試。
她問萬琛,為什麼要劃分體重級別?萬琛說,因為公平,輕量級怎麼跟重量級打?人家光用體重都能碾壓你。
辛星說,不見得,我這個級別太無趣了,我想挑戰重量級。萬琛說,正規比賽不可能,要麼你就吃到七十五公斤,要麼只有去打地下。不過最好不要,黑拳場都帶賭博性質,拳手沾上自毀名聲,斷送光明前途。為了錢,不值得。
以她的運動量,七十五公斤是難以實現的。屢次聽人提起地下拳場,她倒真的想去看看了,聽說葉光在地下掙了不少錢呢。
萬琛說的前途,和辛星理解的不一樣。她認為前途在於紮根現世,穩定生活,利用技能一點點實現自己的計劃目標,而不是揚名立萬。
但就像顧明宣說的那樣,金子埋在土裡也會發光,名利相關不可分割,辛星若能拿走五萬塊獎金,揚名的機會便也推拒不掉了。
決賽當天,顧明宣又帶領一撥員工前來助陣,並受到了組委會的熱情接待。因為海爾士健身會館在小組賽之後臨時加入贊助商行列,大氣表示包攬女子組全級別獎金,並贈送比賽服裝和獲獎禮物。
一夜之間,女子賽場就被大幅海爾士廣告板包圍了,其中還有數個「郭欣加油郭欣必勝」的板牌。組委會和參賽者們這才知道,決賽選手「郭欣」是海爾士的員工,和萬琛是同事關係,和陳玉生……沒有關係。
這一點在萬琛嘴裡得到證實,他不但不是「郭欣」的師父,連教練都稱不上,只能算指導。
另一個決賽選手的教練百般打聽辛星來歷,師從何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