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1/2 頁)
另個看門的小廝,道:「可有你家主子的名帖。」
來喜佯作摸了摸口袋,大驚道:「壞了,名帖丟了。」
來喜翻遍全身,大失所望,賠笑央求道:「兩位爺行行好,放我進去。」
說吧,從袖中摸出一塊碎銀子塞在那人手裡,那看門人在袖子裡顛了顛,態度緩和不少,道:「我們府上想這位哥兒也知道,不是隨便就能進的,我等不識得你,實在不敢放你進去,這樣,我給你指條明路,你在大門口等,公子早起出門。」
來喜一聽,慶幸來得巧,若方公子不出門,還得想折。
於是謝了二人,就在道旁不遠處一棵大樹下坐下來,等方公子。
來喜等著,不敢隨便就走,怕方公子萬一回來錯過,從上午直等到日頭西斜,來喜別說吃東西,連口水都沒喝。
黃昏時,才見遠遠的一四臺大轎子從東面過來,來喜忙站起,抻著脖子看。
那轎子緩緩停在府門前,下人們忙跑上前,打起轎簾,只見從裡面走出一年輕公子,金冠束髮,身穿雨過天青軟綢闊袖蘭花紋長衣,足登青緞粉底羊羔皮小靴,美如冠玉,燦若明珠。
來喜嘖嘖兩聲,難怪惠姑娘惦記,如此人才,二人倒也般配,站在一起一對璧人。
見那公子下轎往府門走,來喜急喚道:「方公子,請留步。」
說罷,幾步上前,打千道:「奴才來喜叩見爺。」
方公子停住腳,看了他幾眼,不認識,來喜近前低聲道:「奴才是賈府下人,奉了府上惠姑娘命,在此等爺,傳遞訊息。」
方公子一聽,眉梢一揚,眸光一亮,面帶喜色道:「惠妹妹有何吩咐?」
來喜看看左右,此時,跟方公子的小廝離開幾步遠,遂壓低聲道:「十月初六是我府上容二姑娘好日子,公子必到府上道賀,惠姑娘想藉此機會見公子一面,有幾句要緊的話同公子說。」
方公子有點好奇,二人就要成婚,惠姑娘私會自己……,是等不及,思之若渴,想到這,方公子心神蕩漾,牽惹起一縷情愫。
道:「告訴惠妹妹,我定會到,見面在談。」
來喜也不敢多言,賈府家規嚴,畢竟未出閣的姑娘,傳揚出去,這名分上可是姐夫妻和妹,敗壞家風醜事,若事敗,自己也脫不了幹係。
就作揖,告退。
回來賈府,一刻未耽擱,讓二門上的一個婆子去裡面傳話,告訴小蝶說給她老子娘捎得話帶到了。
小蝶聽這婆子學個不清不楚,可大意也明白是事情辦成了。
趁著兩個管教嬤嬤沒在,趕緊告訴了姑娘知道。
惠姐聽了高興,這事一定趕在方家下定之前。
九月三十日是中秋節,九月二十八這日,賈府家宴,內宅主子下人都在花廳飲酒。
中秋前後,朝廷各府衙學堂都放假三日,賈府每年中秋都闔府大筵三日,一年裡難得有機會熱鬧。
後花廳中間垂下細紗帷幔,內裡是賈府女眷,外面是男人們。
不管什麼喜慶日子,賈府規矩不能改,各房主母一席,姨娘通房一席。
姨娘位分人數多,坐不開,分成二席,自由組合,這就看出素日薄厚來。
佟氏和鄒姨娘、大房姚姨娘、衛姨娘、小孫姨娘,二房的蔡姨娘、小丁姨娘一席。
而小鸞和婉兒席上大多是年輕的通房,有四房銀姐,瑞香等。
佟氏旁邊坐的是小蔡姨娘,小蔡姨娘二十三四歲,也是個良妾,長相中人之姿,勝在溫柔和順,無出。
二太太開初對她面上親熱,背地裡屢屢刁難,但小蔡氏在二爺面前從不透漏半分,即使二爺知覺,也極力遮掩過去,反倒時常說二太太賢德,嘴裡常念二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