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手抄本(第1/1 頁)
扶著小白跪下禮拜後,劉芳萍取了兩張一百元放入功德箱,然後抬頭四顧,她忽然發現,在櫃子的最上面一層,有一處與眾不同的地方,別的地方都落滿了灰塵,可是那一處卻乾乾淨淨的,那裡放著一個尼龍袋包裝的書本,看上去蠻大的,劉芳萍好奇之下讓小白靠著門,自己踮起腳取下了這本書。
在劉芳萍取書之時,正打著盹的老和尚忽然睜開眯蒙的雙眼,白霧茫茫的眼瞳裡閃過一絲亮光。劉芳萍回頭一看,嚇一跳,急忙開口道:“師父,這書可以看嗎?”
老和尚傻傻的看了她一眼,然後好像忽然醒來似的,急忙忙點頭,小雞啄米般匆匆說道:“可以可以,當然可以。”
劉芳萍從尼龍袋裡取出了裡面的書,這看上去像是一本手工釘制的經書,從紙張看,有點年頭了,外面很小心的用牛皮紙包裝起來。
開啟牛皮封面,第一頁,只有一個毛筆字,龍飛鳳舞,大大的一個禪,幾乎佔據了整個頁面。第二頁,還是手寫的毛筆字,但是字型很小,最上面是兩個字:寄語。
劉芳萍往下看,只見紙上寫到:
此書,非行大布施者,無緣得見。
劉芳萍看到這句,心裡一驚。自從工廠穩定生產後,一方面因為爹孃的囑託,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小時候受苦良多感慨世事維艱,她每個月都會去一趟福利院,同時還對接資助了十幾個孩子,從小學一路到現在,還有好幾個讀大學的孩子受著她的資助。
劉芳萍讀書的時候,因為父母負擔重,沒有能力給她好的條件,再加上出生的時候本就身子骨弱,她經常因為營養不良暈倒,怕父母擔心,她也不敢告訴他們。讀高中的時候,因為住校,一日三餐成了她的尷尬。食堂一碗青菜要賣兩三毛,對於每個星期只有五六毛生活費的她,連吃個青菜都是奢侈。好在食堂可以自己蒸菜,可是她能從家裡帶去的,除了乾菜,就是老黃豆,乾菜蒸久了還挺好吃的,滿室飄香,可是營養就難說了,而老黃豆蒸的糯糯的,口感也是很不錯,可是,黃豆這東西有利有弊。每天少量食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但是如果吃過量了,就得不償失。因為黃豆中成分豐富,過度食用可能導致蛋白質分解不完全,引發腸道氣體,導致腹脹、腹痛、便秘和噁心等症狀,還有黃豆中嘌呤含量高,長期食用可能引發尿酸水平升高,誘發痛風急性發作,導致關節疼痛和腫脹等症狀,黃豆中還含有植酸,會對人體吸收礦物質造成影響,劉芳萍當年因為長期每天以蒸老黃豆為食,一度得了缺鐵性貧血。
如果還要說其他佈施,那麼工廠的擴大,讓整個村子甚至鄉鎮受益,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大概也算吧?
劉芳萍不知道的是,就她對小白的照顧,也非常人所能行,這也是大布施者之所為。
劉芳萍繼續往下看:
吾本出身官宦之家,幼年受良好教化,詩書琴畫,無一不精。奈何適逢亂世,家道中落,四海飄零,感人生之無常,嘆世事唯艱辛,遂出家為僧,苦求大道。
蒙師恩浩蕩,習得三分濟世救人術,時棲身之廟宇毀於戰火,師徒四處乞討散失,後於途中收留一懵懂小兒,一路流落至羊城。因救治一大亨得贈金銀少許,購得薄屋半進閉門自修。
幸甚至哉,幾十餘年,略有所得,於禪定中感知自己存世不久,小徒愚笨,不堪傳承,然性至誠,故奮筆疾書,挑燈夜戰,兩年而成此書,託付與他,以待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