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罪有應得(第1/2 頁)
陳萍只是淡淡一笑,輕鬆說道:
“現在不算多,每週有個兩三次,剛啟用糧本定量和糧票那兩年鬧事兒的比較多。”
從54年陳萍來上班的時候,那是從早到晚都是吵鬧,謾罵,詛咒,反正什麼難聽罵什麼,倒是沒動過幾次手。
站長是天天到局裡申請調離,次次被駁回,所有人都無計可施。
又不能跟大批群眾起衝突,每天除了道歉就是賠禮,站長整天愁的頭髮都快薅光了。
陳萍到糧站上班的一個月後,前臺賣糧的一個小姑娘,出了個轉移矛盾的好主意。
開門以後,只要有人罵,就立刻關門不售糧,並且說明原因,他們只是替政府辦事的,不是來受氣的。
那些人如果敢搶國家的糧食,就是被槍斃的結局,糧站只要抓住一個人就能交差,讓他們商量好準備槍斃的人,糧食隨便搶。
然後再大聲告知,以後只要有人罵街,或者動粗,就立即關門,惹不起,躲得起。
誰都不可能為了別人活下去,犧牲自己。
他們心中的鬱氣只會越積越深,這樣自然就會有人,把矛盾轉嫁到罵人者身上。
這個辦法登時奏效,大家都知道糧站是國家的,不敢動粗,可那些罵人者,就是普通百姓,那大家還不狠命拿他們撒氣?
所有人一哄而上,把那幾個罵人最狠的,揍的是哭爹喊娘。
最可悲的是,他們根本找不到是誰動的手,即使公安來了,也得不了了之。
糧站的人見事情解決,立刻出來打圓場,直說世界上還是好人多,既然矛盾解決,那就繼續開門售糧。
連續關門幾次,就很少有人咒罵了,而且糧站的人也形成了習慣。
只要有人罵,就不吱聲,不幹活,等他罵累了,外邊的人也集合的差不多了,再告訴大家不賣糧的原因。
大部分都不願一直等,要麼有人出面勸解,要麼有人粗暴動手。
陳萍趁周所長考慮來龍去脈時,喝了口水,繼續說:
“今天大家,是看那女的穿的不一般,才會去請你們過來的,萬一惹出亂子,我們也得受罰。”
周所長聽完直呼,群眾的智慧確實不可小覷,又向陳萍孃兒倆通報了周副主任和易忠海的處罰決定。
周副主任被判槍決,並處沒收全部財產。
但部隊以預防遲則生變為由,強行搶人,沒出派出所就給斃了。
易忠海承認,聽了很多農村老人,說那些公社幹部為了爭奪先進,虛報高產量,遲早會出事,他這才放開膽子私自高價購糧。
更是為了以後,加價賣給四合院和廠裡的人,以求名利雙收。
判決以哄抬物價罪,勞動改造三年,並處罰金200塊。
因為他屬於技術工人,以戴罪之身參與支援西北建設,白天工作,晚上監禁,酬勞可以忽略不計。
周所長沒有說閆埠貴的罪行,只說下週看結果。
從第二天開始,派出所陸續把四合院的人帶至派出所,挨個審查。
一週後,閆埠貴罪行公佈,比較嚴重,勾結重刑犯,倒賣國家物資,勒索學生財物,多次行賄上級領導,及家人。但縱火罪名沒有承認。
因為閆埠貴舉報了很多人,有學校的,有軋鋼廠的,有教育系統的,有街道辦的,
按照舉報事實查證,最終從十年刑期減到六年。
他的家人,已經到街道辦和派出所,辦理斷絕關係證明。
閆埠貴的舉報,猶如一場地震,幾乎囊括了整個四合院的住戶,和學校的大部分職工,但凡和閆埠貴有過交集的,無一倖存。
陳萍自然是首當其衝,只是魯子軒早已經把一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