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2 頁)
教科書上有著標準答案。
前半生宏圖大志,統一華國,功績很大。
之後卻性情突變,為了求仙訪道,極大地損耗國力。若非戰神打下堅實基礎,繼位的衍明帝又是一代明君,大衍朝說不定就二世而亡了。
前面兩名達到及格的藝人,這道題分別得了8分和9分,是標準而無出彩之處的回答。
那些個5分以下的,答題都比較片面,基本認為衍哀帝素來昏庸,能夠統一完全是戰神與其他臣子們的功勞。
這份客觀題49分的試卷,回答卻跟他們都不一樣。
對方先是從幾個方面,種種不凡之舉,論證哀帝在統一前的英明。
說得的確極有道理。
這也是史學界承認的,衍哀帝絕無可能是一個真正昏庸無能的帝王。
之後,對方卻話鋒一轉,認為現今史料不全,真實歷史未必是大家以為的那樣,隨之列舉了一些例子。
這就讓人覺得很可笑了。
若非前面幾題邏輯極其清晰……
「5分吧!前面一半抓得很好,後面一半強詞奪理,給一半的分。」
姜老堅持道。
「好吧,那就5分。」
李老後退一步。
第四題,又是10分透過。
終於到了最後一題。
這道題,儘管同為主觀論述題,卻與前面幾題都不相同。
它更加開放。
這是因為時至今日,這個問題在歷史圈仍然爭議極大,沒有任何一派能夠完全說服其他的派別。
而當三位歷史學教授看完眼前這份解答,他們無一例外地呆住了。
第14章
閱卷室裡一時寂靜。
良久,錢老開口道:「焦龍,你覺得這個解答怎麼樣?」
焦龍是吳博遠教授的學生。
關於這個問題的解釋,以吳博遠教授為首的那個派別,是目前認可度相對來說最高的。
焦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他略有遲疑地說:「這份回答的合理性,跟老師的解釋難分伯仲。」
身旁,李老嗤笑一聲。
得了吧,真能給你老師挽尊。
他清咳兩下,正色道:「這個答案站在了一個全新的角度。雖然仍然不能判出真偽,但是顯而易見,它比之前任何一種猜測都更為合理。」
焦龍沒有吱聲。
他心底裡其實也這麼認為。
「那麼最後一題10分?」
李老道:「當然。」
姜老道:「大於10分也沒問題。」
焦龍笑笑:「反正他肯定是最高分了,10分和20分也沒區別。」
對方最終得分有94分了,估計能比第二名高出很多。
李老催促道:「快看看名字。」
人他已經認識了,名字卻還不知道。
焦龍應聲,輕輕叩擊滑鼠。
下一刻,身體滯住:「衛渡!?」
竟然取了大衍戰神的名字。
姜老笑道:「應該是仰慕那位將軍,所以特意改的名字吧。」
焦龍點點頭表示認同:「這一代的年輕人,有不少人都喜歡衛將軍呢。」
李老道:「這個叫衛渡的能做出94分的卷子,估計從小就痴迷於大衍,所以把每個細節都記在了心裡。」
「當然,他在這方面也是極有天賦的,否則記得再深,也不能無中生有,想出一個新角度。」
姜老嘖了一聲:「難得見你說一個人說這麼多,怎麼,這是動了收學生的心了?」
李老道:「給我當學生,難道還委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