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第1/2 頁)
「好吧,那我就簡單地說一說我的看法。」
張濤緩緩道:「一來,大衍戰神的事跡咱們都瞭解,我本人是相信他的品行的。他既然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沒有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甚至也沒有主動地想要公開自己的身份,那將來應該也就不會濫用自己的特殊地位。」
「看得出來,衛渡希望還原大衍歷史,不願讓昔日的故人蒙上罵名,那麼他理當會謹慎地使用自己的身份。畢竟,一旦華國子民因他承受不幸,大衍王朝也必定會因此背負罵名,這是他竭力想要避免的。從這一點來說,衛渡並非是完全獨立於法律與道德之外的,他身上有著自己的枷鎖。」
「二來,現在只有戈部長接觸過衛渡,我認為咱們這些人都應該與他聯絡聯絡,找個時間見一見。」
「三來,……」
軍部在九部之中的地位最為重要,能夠當上軍部部長,張濤的頭腦自然不用多說。
當他發言完畢之後,好幾人都恍然地點了點頭。
最重要的問題,似乎就這麼定下來了。
現場一時沉默。
這時,戈勛又開口道:「還有一件關於衛渡的事,就是文物歸屬的問題。」
按理說,與考古的所有事情都是由人文部一言決的,文物自然也不例外。
可這件事實在事關重大,已經遠遠超出了人文部一部的許可權。即使身為一部之長,戈勛也不能決定,必須拿出來商議。
戈勛道:「按照華國法律,公民發現文物上交國家,這是一種義務。但衛渡的情況顯然不適用於相關的文物法。」
「比如由衛渡本人發現並上交考古研究所的東海墓,這座陵墓不出意外當年就是由衛渡本人修建的,裡面的所有文物與史料也都是他下令放置的,甚至其中可能就有他當年的私產。再比如大衍戰神的衣冠冢,裡面的金銀玉器與各種古董,價值同樣無法估量。」
「如今的歷史博物館中,與衛渡有關的文物也有數件,且個個非同一般,華國所有文物中最珍貴的長青劍就是其一。除此以外,大衍的考古進度依然十分緩慢,將來還不知道會出土多少與大衍戰神有關的東西。在這些情況下,陵墓裡的物品究竟應該歸屬於政府,還是衛渡本人?」
在制定法律的時候,立法的相關人員自然不可能去考慮古代人物穿越這回事兒,也就不可能涉及到這一方面。
現在突然有一位古人,從兩千年前穿越到現在,並且還是個當年位高權重的古人。
聽完戈勛的話,其餘八人也意識到難題所在。
文物的經濟價值倒還是其次——就算那些古董能夠賣出千億萬億,一來衛渡沒必要將過去的東西都賣出去。二來文物這種東西,買家只能是有錢人,他們大量購買文物,並不會對國內經濟造成實際影響。三來,既然衛渡當時都主動地上交了東海墓,可見他對這些身外物興趣其實不大。
然而,哪怕是東海墓,裡面的東西已經明確歸屬於國家,來源的定義也很重要。
它究竟算是由衛渡發現然後向上匯報,還是衛渡代表個人贈送於政府的呢?
如果政府向民眾承認衛渡的身份,那麼文物的歸屬權問題,早晚是需要好好地向民眾說明的。
無論怎樣分配,爭議必定都是極大的。
「部裡的人是這樣想的,你們看看怎麼樣。」
戈勛緩緩道:「若是有明確的證據,能證明是衛渡本人的東西,比如史料,那麼與之相關的文物就屬於衛渡本人。至於沒有證據的,那就歸屬於政府。」
「比如東海墓,儘管這座陵墓是由衛渡督建的,可是裡面的東西並不一定是他的私產,就不能算在他的名下。當然,如果他能拿出證據來證明某些是自己的東西,那就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