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1/2 頁)
她知道錢袋子在元祥身上,卻還是望向了姜照,附身在她耳畔說了什麼。
姜照若有所思,伸手摸到自己腰間的荷包,正是謝錦當初親手繡給她的並蒂蓮,出了宮門,她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佩戴上了。
荷包裡的確裝著東西,姜照從裡面捏出幾粒金豆子來,放到了謝錦手裡。
謝錦眉頭一跳,那小二更是看直了眼睛。
雖然說面前這二位從衣著打扮上看起來就非富即貴,可貴人小二也接待多了,能賞二兩銀子已是天大的恩賜,哪有這樣一出手就是金子的。
但既已拿出,又不好再全部收回去,謝錦躊躇一二,還是撿了一顆遞給小二。
小二雖眼饞,但並非利慾薰心之人,若是客人賞了銅板碎銀他自昧下也無妨,但此處人多口雜,他若真收了金豆子,還不成為旁人的眼中釘。
於是又看了幾眼,還是忍痛收回視線,更加低眉順眼道:「這太貴重,小的不敢收,謝過郎君與夫人好意,您二位稍等,小的去取茶水來。」
小二走後,謝錦把金豆子還給姜照,便又回到了她的荷包裡。
「你裝著這麼多金豆子做什麼?」
見那個荷包鼓鼓的,顯然不止有這幾顆豆子,謝錦還是忍不住問道。
姜照一臉無辜道:「是出門時青時姑姑給塞的,說如遇萬一,總能派得上用場。」
她是青時看著長大的,雖有主僕之名,私下相處更像是親人,青時怕她出門不順,多帶些銀錢總是好的,就抓了一把金豆子給她裝著。
謝錦聞言,也只能暗自感嘆青時姑姑的拳拳之心。
不多時,小二上了茶水和茶點來,還贈了一碟瓜子。
姜照在宮裡喝慣了貢茶,這壺尋常龍井她只喝一口便不動了,專心瞧著臺上的說書人。
說書人是個蓄短須的儒生,看起來有四十多歲的樣子,一身布衣,頭戴方巾,坐姿很端正,一手拿摺扇,一手拿醒木,一邊說書一邊比劃,看起來很是投入。
他說的是什麼故事姜照還沒聽出來,只是見他表演賣力,口齒也清晰,覺得新鮮之餘便也十分捧場,聽到精彩之處,跟著旁邊的人一起舉手拍掌。
臺上除了說書人,還有個彈弦子的少女,荊釵布裙,相貌很清秀,看起來也不過十四五歲的模樣,但是彈弦子的手法已經很成熟了,時不時給說書人配個樂聲。
沒過一會兒,書目告一段落,說書人下臺喝茶休息,那個彈弦少女則是捧著木案下來,一桌桌走過,有人揮手驅逐,她便頷首離開,有人放上幾個銅板,她更是連連鞠躬,只是一直不曾開口說話。
一旁茶客道:「這宋秀才也不容易,妻子早逝,給他留下個啞女,父女倆相依為命十數載,自己又得了那樣吃錢的病,他若一撒手,他這啞巴閨女可怎生是好?」
姜照聞聲看過去,是隔壁桌兩個書生在說話。
怪不得那少女從頭到尾不曾言語,連得了賞錢也沒個謝詞,原來是不會說話。
姜照不由得心生憐憫,等少女捧著盤子過來,就又從荷包裡摸出兩粒金豆子來,帶著笑模樣放在了她的木案上。
啞女本來眉眼低垂,不太敢看人,見案上陡然多了兩粒金燦燦的東西,先是呆怔了一下,才慢慢抬起頭來看向姜照,張著嘴卻說不出話來。
「這是送給你的,可以讓你父親拿去金鋪或者錢莊換銀子。」姜照溫聲解釋。
啞女卻搖搖頭,看起來有些著急,將木案放在桌面上,沖姜照做了一番手勢,想來是在表示啞人用的手語,可是姜照根本看不懂。
她下意識地向謝錦投去求助的目光,謝錦拉住小姑娘的手,輕聲道:「她給你,你便收下,現在就去找你父親,讓他拿去換了銀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