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名門之後(第1/2 頁)
自從蒙武在文擂居中清除了幾個他國的細作之後,文擂居中便一直有軍士進行守衛,眾文士的嘴也都嚴了很多,大多隻討論學問,很少議論國事了。 這一次嬴政雖然穿的依然是便裝,但因為是同呂不韋一同前往,所以並沒有像以往一樣掩飾身份。 而從時機上,也到了嬴政公然出現在文擂居中的時候。 呂不韋的兩個隨從,提前驅馬趕至了文擂居,通知司馬傑出來接駕,並安排好文擂居中的軍士長維持好秩序。 嬴政與呂不韋到達文擂居時,司馬傑已經在大門口等候了,後面還跟著幾十個文士。不用問,這些文士都是司馬傑挑選出來編寫《司馬通史》的。 司馬傑施禮參拜道:“微臣恭迎王上,呂相邦,李廷尉。” 後面的一眾文士也都齊齊參拜見禮。 嬴政揚手道:“免禮吧,寡人久未至此,今日特與呂相邦前來探視一番。” 司馬傑起身,讓開身位,做了個請的動作:“王上,呂相邦,裡面請。” 嬴政幾人下了馬,呂不韋的兩個侍衛牽過馬,眾文士分列兩側,嬴政與呂不韋率先進了文擂居的大門。 自從開辦以後,呂不韋基本沒怎麼來過文擂居,因為這裡是嬴政提出開辦的,嬴政不邀請他來,他還真就不好直接來這裡隨便查探。何況他府上還有不少的學士客卿經常出入文擂居,為了避嫌,就更不能無故來這裡了。 但不來不代表不關注,呂不韋幾乎每天都從來文擂居的學士口中打聽文擂居的動向與情況,司馬傑奉嬴政之命編著《司馬通史》的事,呂不韋也是早已知曉。 嬴政也一直在找機會約呂不韋前來文擂居,可直到今日才找到時機。 司馬傑帶著嬴政和呂不韋來到了內院的一處屋舍中。 這地方嬴政來過,是司馬傑處理公事的地方,但重新修繕、佈置了一番後,有了一些王家屬地的感覺。 嬴政坐到了上座,呂不韋坐在嬴政身側,大致掃視了一番屋內的陳設,眼神有些別樣的意味。 司馬傑並未落座,規規矩矩地站在那裡。 嬴政看向呂不韋,率先說道:“仲父對這文擂居,可還滿意?” “非常好。”呂不韋目光回到嬴政身上,“能在短短兩三個月之內,就將文擂居打理的井井有條,說明王上慧眼獨具,當初選對了人。” 說罷,呂不韋又看向司馬傑,眼神中帶著些讚許。 嬴政也看向司馬傑說道:“司馬傑,難得呂相邦光臨文擂居,你就將文擂居的情況,向呂相邦簡單地陳述一下吧。” “是,王上。”司馬傑拱手說道,然後看向呂不韋,目光誠然。 呂不韋面帶微笑的做了個請的手勢。 司馬傑又向呂不韋拱手一禮說道:“雖然文擂居不像其他府邸一樣,為門客提供食宿或是薪俸,但這反而打破了原本固有的限制,使得文士們不再受各府邸的約束,得以與其他府邸的學士進行交流,所以每日來自各府,甚至各國的文士真的絡繹不絕。在眾學士交流的過程中,精彩的言論,高深的見解真是層出不窮,有很多對大秦乃至天下,都是及有用處的,下官本人也是受益匪淺。” “你說的這些有用的東西,可記述下來了?”嬴政問道。 司馬傑點點頭,然後側身抬手輕輕地指向一側牆邊的木架。木架分了好幾層,上面放滿了竹簡,基本將牆面擋住了,看不見牆體。 “王上請看,這些便是下官篩選了三遍,優中選優的文士們的高見,其中大多以治國治政為主,還有一些各家學派的經典論述。”司馬傑說道。 嬴政笑了笑:“好,好,這段時間,你總算沒白忙,辛苦了。” “為王上盡力,是下官份內之事。”司馬傑說道。 呂不韋走到木架前,翻動起那些竹簡。開啟一個大體看了看,便放回去,再開啟一個看,還不時地點點頭。 “這裡來來往往的賓客,大約多少人。”呂不韋一邊翻動竹簡,一邊問道。 “回相邦,凡是來過文擂居的,基本都會登入在冊,而統計的人數,目前已經超過兩萬人,經常光顧的,每天基本維持在兩千左右。” “兩萬人?”呂不韋咧了咧嘴,顯然沒想到,來過文擂居的文士居然達到了這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