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第1/2 頁)
可是人家這麼拼命不露半點訊息,除了報答硫親王府之外,也是想護著自己家小平安。
林如海只是在公堂上無意透露了一句劉家失火的事,劉毅便突然什麼都招了。自己如何與掌管工部印章的主簿套近乎,借著同僚去小解的時候偷蓋了幾分空白憑證交給戶部;戶部那邊將空白憑證填寫完整後蓋章畫押反回,自己是如何借著掌管工部檔案之便將幾分原始憑證替換出來。
另有一樁巧合,劉毅這麼心理素質強大的人,辦事也是嚴謹的。本來賈赦這邊只是設計了一樁空城計,結果劉毅還真留下了一份原始憑證,但是並未放在家中。
劉家突然失火,劉毅自然能猜到是怎麼回事,自己行差踏錯連累家人,劉毅了無生志,臨了臨了,卻覺什麼都豁得出去了。
你周駿譽為了求生毀屍滅跡放火毀我家園,我便實話實話拉你陪葬!劉毅不但招了供,還要親自帶人去尋那份原始憑證。
不得不說劉毅也是個心思細膩又生性多疑的人,他之所以親自帶路,便是怕公堂之上有硫親王的人,傳遞訊息後快大理寺一步毀了憑證。
原來那憑證竟是劉毅陪家中老母去法源寺燒香的時候,藏在一個禪院的石桌與石墩的夾縫之中。
劉毅做了虧心事,去燒香求平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誰知道人家竟然借著燒香之便,給周駿譽留了一道催命符呢?
若是司徒硫沒有要毀滅憑證對劉家下手,這份憑證恐怕永遠難見天日。司徒硫得知真相後,知道自己弄巧成拙卻悔之晚矣。
致和帝勃然大怒:「朕如此信任你,將國庫交於你掌管,周駿譽,你就是如此回報朕的?」
周駿譽面如死灰,跪下不住磕頭,道:「是臣鬼迷心竅,望皇上息怒!」連求饒的話都不敢說了。
這等大事,致和帝哪那麼容易息怒:「來人,將周駿譽打入天牢,朕要等著各地巡邊的隊伍回來,集齊他的罪證一併發落!」
第55章
周駿譽落罪成了朝上一件大事, 連帶著戶部許多官員都跟著吃了掛落。但三司辦案是嚴肅的,此案不會到底結案。依舊有許多事還需要查證覆核。
劉毅承認自己對換了憑證,陷害宋安的事。但是戶部那些銀兩究竟被誰貪了, 入庫出庫的環節那麼多人把關,貓膩出了哪裡, 總需要核實。這一樁案子尚需要嚴查。
這麼一徹查,可就牽連出了無數人。而且還有更觸目驚心的案中案在裡頭。
栽贓在工部頭上的銀子總共有五筆,共計一千餘萬兩,但是查抄周家,加上週家的產業,攏共也只有五百多萬兩,剩餘的一半稅銀竟是不翼而飛!
致和帝自然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下令繼續徹查, 便是將戶部翻過來,也要將這筆錢的來龍去脈查清楚。
這一查,竟查出這些帳目中有許多是空帳。也就是說根本沒有這筆稅銀入庫, 卻記錄在了戶部收繳稅賦中,後來為了抹平帳目, 又將這筆錢栽贓到了工部頭上。
賈赦和賈敬聽林如海說了此事, 賈敬嗤笑道:「什麼空帳不曾入庫, 我猜這筆錢百姓倒是交稅了,多半是硫親王府直接貪汙了稅賦, 已經不知道在哪裡沉澱下來,作為暗產, 以圖日後之用。」
林如海道:「可是周駿譽不肯招供。只肯承認因稅賦逐年下降, 自己怕擔責丟了官職, 是故做了假帳, 讓每年稅賦看起來平衡一些。」
賈赦道:「皇上不肯加賦,本朝又規定有了功名之人,名下財產免稅,多少百姓為了少交些稅供,便將田產掛在有功名的族人名下。結果因此被橫奪田產的不在少數,生出多少事來。如此年復一年,可不是稅賦越來越少麼?若要強行解釋稅賦逐年減少的事,周駿譽不是編不出說辭,他這是為了將司徒硫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