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按照歷史提拔官員!(第1/2 頁)
不過如此一來也是好事,大臣們紛紛鬆了口氣。 戶部尚書倪元璐也是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陛下,如今朝廷官員奇缺,臣建議從金陵調派官員進行補缺,另外一些政績不錯的地方官員,也可以酌情提拔入朝為官。” “倪部堂所言極是,眼下六部以及大理寺,都察院等缺少官員都很嚴重,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應當迅速補齊。” 左都御史李邦華也站了出來,有了他們倆相繼發聲,其他官員也不拘束,紛紛站出來發表著自己意見,也有舉薦官員的,但是關於六部尚書人選,以及內閣人選,他們是一個都沒有提及。 崇禎一邊聽著一邊不停的點頭,期間不忘記瞥了瞥朱仲傑,結果一看他都快睡著了,趕緊叫了一聲。 “仲傑,你可有什麼意見?” 朱仲傑都快睡著了,突然被崇禎這麼一叫,頓時驚醒,呆呆的看了看崇禎,趕緊擦了擦眼睛。 周邊的大臣們被朱仲傑這不尊禮數的樣子氣的不行,不過卻沒一人敢上前指責。 多虧吳三桂,黃得功兩人提醒,朱仲傑這才明白,趕緊說道。 “諸位大人們說的有理,這件事不能再拖了。” 說完,朱仲傑又閉上了嘴,顯然是一句話都不想多說,崇禎無奈的搖了搖頭。 “眼下京師初定,然內閣混亂,國事停頓,眾卿提議,朕已經決定重組內閣, 大伴,宣旨吧。” 王承恩應了一聲,便捧著聖旨高聲宣讀了出來。 內閣的人選跟朱仲傑推薦的一模一樣,倪元璐,李邦華,吳甡,蔣德璟,方岳貢都進入了內閣之中,不過同時內閣還多了一人,那就是史可法。 這也是朱仲傑所推薦的,不過內閣首輔之職,朱仲傑推薦了由吳甡擔任,而不是史可法,因為史可法後世雖然有名,可從後世很多書籍中不難看出,這位史可法史部堂雖然忠君愛國,可是這軍事才能確實不咋行,而內閣之位,絕對離不開軍事,而吳甡也是比較合適的人選。 並且這些內閣成員中,大多數都沒有黨派站位,這一點極為重要,要知道大明有今日,跟東林黨絕對逃脫不了關係。 而之後,王承恩繼續宣旨,六部尚書的人選,也全部選出。 其中範景文,倪元璐,李邦華仍舊擔任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左都御史一職。 而兵部尚書由吳甡接任,王家彥升任兵部左侍郎,刑部尚書由孟兆祥接任,而蔣德璟則接任禮部尚書,方岳貢任吏部尚書,而史可法,暫時領著兵部尚書銜,參贊軍務。 其中各閣臣皆掛大學士銜,這是必然的。 六部主官已定,接下來便是六部其餘官員的任命了,不過這跟崇禎就沒多大的關係了,一上任,崇禎便把這份重擔扔給了新任吏部尚書方岳貢了。 吏部選拔提名,上報內閣稽核最後崇禎只管批個紅就行了。 此時商議完畢,接下來便是崇禎宣旨,廢除一切苛捐雜稅,重新修改稅法的旨意了,如此旨意一出,朝中大臣們是有驚有喜的。 其中面帶喜色的便是新任六部尚書眾閣臣們,因為如此一來便會從根上解決百姓起義的問題。 大明的許多官員家族之下擁有大量的土地,根據現有的稅法,他們這些人是都不用交稅的,雖然不喜,但是如今能站在朝堂上的大臣們,大多都是忠君愛民之輩,雖然不喜,也沒有任何一人站出來反對。 這次朝會進展的極其順利,不多時朝會結束,崇禎將朱仲傑單獨給留了下來。 乾清宮,崇禎聽著朱仲傑激奮的說著江陰八十一的歷史,一會熱淚盈眶,一會捶胸頓足。 “仲傑,忠臣啊,這些都是忠臣啊!” “???帶發效忠,表太祖?七朝?物。 ?萬?同?弒敵,留?明三百?江?。” “妙哉,壯哉!” “仲傑,這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三人現如今應當還在江陰吧?大伴,傳朕旨意,宣三位英雄入京面聖,朕要親自見見這三位大明的英雄!” 看著崇禎欣喜若狂的樣子,朱仲傑癟了癟嘴,其實他並沒有將全部的 事實說出來,江陰並不是一開始就反對滿清的,而是因為韃子的剃頭令, 讓百姓們心生反感,開始反抗的。 他搖了搖頭,趕緊勸解道。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