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崇禎的信任!(第1/2 頁)
第二日清晨 京師東邊的朝陽門,東直門城外,搭建起了幾十個棚子,每處棚子旁,都有百餘名遼東兵士維持著秩序。 在棚內,堆放著不少裝有大米的麻袋,以及一箱一箱不知是何東西的 褐色箱子,在棚外數十米處,用數根長麻繩圈了一個大圈,圈外不少的遼東百姓紛紛對著裡面指手畫腳的。 這些棚子都是昨晚連夜搭建而成,裡面的東西更是才剛剛運過來不久,周圍的百姓,一雙眼睛更是緊緊的放在糧袋上,久久不能移開。 誰都看得出來,朝廷這十有八九又要救濟百姓了。 “老哥,看來今天是可以吃一頓飽飯了啊,你看那一堆堆的糧食,這還不算什麼,聽說咱們東直門這邊加上朝陽門外,有好幾十個這樣的棚子呢。” “是啊,咱們趕了半月的路,也就前幾天稍微還吃的好些,這幾天連米粒都沒見幾顆,我這走路都已經開始晃悠了。” “依我看啊,你們是想多了,別看米堆的多,你們誰看見大鍋了,誰看見起灶臺了,這十有八九是走個過場罷了。” 人群中,百姓正激動的議論著,就算是說話,他們的眼神也沒有從那大米袋子上移開過,要不是有官兵守衛著,他們恨不得衝過去,一人扛起一袋回去煮上一鍋香噴噴的白米飯來。 沒看了看官兵手中明晃晃的兵器,再一看後方高大的紅色城牆,這份念頭也只能趕緊吞了回去。 朝陽門上,十七年來少有空閒的崇禎這個時候也饒有興趣的登上了城樓,甚至還把周皇后和太子,定王,永王二人都帶了出來。 如今大明雖然還是名義上的天下之主,可是還能直接統治的,也就只有江南了,而江南來往不便,其中又有很多公文交給了南京六部處理。 所以崇禎這才難得的閒了下來,有了朱仲傑,他更是難得的睡了幾個好覺。 看著城外的一幕,那些黑壓壓的百姓們全都圍在棚子四周,崇禎不停地點著頭。 三名皇子中朱慈烺年紀稍微大些,跟著崇禎不停地看著城外,百姓們的慘狀,讓他不停地皺眉。 而定王,永王兩人則才剛剛十歲出頭,玩心不小,眼前的這一切,他們看不明白,也不懂崇禎為什麼要待他們出來。 “陛下,這些都是遼東撤回來的百姓嗎?”周皇后看著城外一片狼藉,百姓們衣不遮體,居無定所的樣子,聲音突然有些哽咽。 “是啊,這些就是朕的遼東子民,這些年來,苦了他們了,不僅家沒有了,許多親人也沒有了。” 崇禎拉過周皇后的手,難過的說道,眼中甚是後悔,若是時光能夠回到他剛繼位之初,他..... 可是那又怎麼可能。 想到這裡,崇禎也只能嘆息一聲,不過自己雖然不不去了,太祖老人家卻派來了朱仲傑,崇禎又不由的挺直了腰板。 “按照仲傑之計劃,這幾十萬人,不僅不會成為咱大明的負擔,還會給 咱們大門創造不少的價值啊。” 崇禎看著城外的百姓,想到了朱仲傑給自己遞上的摺子,不停的點著頭。 太子朱慈烺也在一旁點著頭,這麼多的百姓若是妥善安置,對於大明來說確實百利而無一害。 “陛下,臣有一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李國禎在崇禎不遠處,想了半天,還是沒有忍住,開口說道,崇禎回頭一看是他,沒好氣的說道。 “你嘴裡還能憋出什麼好話,是不是又是關於鎮國公的?” 李國禎老早就被朱仲傑革職,要不是崇禎看他可憐,給他在宮中禁衛安排了個差事,這貨還能在這裡說話? “陛下,臣都是為了大明啊,不吐不快,臣覺得,自鎮國公出現以來, 聲威漸長,如今的京師之內,不少官員百姓都已經變成只知鎮國公而不知陛下和朝廷了,如今再任由鎮國公收攏人心,那恐怕今後的天下,也是如此啊陛下!” 李國禎痛哭流涕起來,表現出一副十分忠心的模樣,其實他說這話還真不是挾私報復,而是他內心真正的想法。 前幾日他散值回府,碰到了一名原京營都老部下,一陣閒聊,李國禎發現這老部下如今對於朱仲傑是推崇到了極致,這讓他心生出了不少警惕之心。 “荒謬!” “李國禎,朕看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