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5 頁)
〃上士〃是指道性深厚的人,他們深知悟道的重要性,並對道的存在深信不疑。〃中士〃是指道性若明若暗的人。他們對道的存在持半信半疑的態度,對道沒有充足的認識。〃下士〃指是缺乏道性的人。他們的自我主觀意識強烈,固執己見,不能客觀辯證地看待問題。他們如同智叟,對傳道、修道之人加以嘲笑來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
嚴復說:〃夫勤而行之者,不獨有志也,亦其知之甚真,見之甚明之故。大笑者,見其反也。若存若亡者,知之而未真,見之而未明也。〃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註釋】笑:譏笑。
小知不及大知,井蛙難知大海。言有大而非誇,達者信之,眾人疑焉。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聞道而大笑之者,乃是下士。下士聞道而笑,是認為其言虛妄無稽,所以笑。又聞弱之勝強,柔之勝剛,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以為皆是荒唐之詞故而大笑之。殊不知實運於虛,有生於無。虛無自然,正是道之體;柔弱賤下,正是道之用。故曰:不笑不足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註釋】建言:常言。昧:闇昧。夷:平坦。夷道,即平坦的大道,引申按客觀規律辦事。若纇:好象崎嶇。
向自身的反向轉化,是事物自然規律的運動方式。明此理者,因異於俗人淺識,故似同愚味。用柔弱不過分的作法,使事物達到自身的和諧,是自然規律的應用方式,所以循道而行者,因虛心應物,便如同退縮。行於大道,雖然結局能使事遂身安,但聖人卻自始至終都是謹小慎微,故而若似崎嶇。嚴復說:〃學廣則謙,識明則慎,自修而後悟平生之多過。〃
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註釋】上德:高尚之德。辱:汙垢。建德若偷:所謂〃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之意。
高尚之德,是生而不有,長而不宰,故而若似空谷:廣大之德,是廣慈博愛,不偏一物,故而若似不足;循道建德,是衝氣成和,潤物無聲,故而狀若似偷;質真之德,是隨物應物,大直若屈,故而若似渝變。
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成。
【註釋】隅:邊隅,稜角。大器:大才。希:少。大象:大的形象,指事物本原。隱:隱蔽,隱幽。貸:借。
大的潔白,是知白守黑,和光同塵,故而若似垢汙;大的方正,是方而不割,廉而不劌,故謂沒有稜角;博大之器,是經久歷遠,厚積博發,故而積久乃成;浩大之聲,過於聽之量,故而不易聽聞;龐大之象,超乎視之域,故而具體無形。道是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故而隱幽無名。然而唯獨道,才善於施藉資材恩惠於萬物,並善於成全萬物。
【漫談】人,尤其是領導人,重要的是要親歷苦難。〃歷盡苦難方能成器。〃這實在是一句至理名言。尤其是年輕人,應將此句作為座右銘。只有吃得苦中苦,才可以磨鍊他們的匠人品格和見識,才能鍛鍊他們的人格和見識,才能鍛鍊和培養他們具有正確判斷現實、富有遠見的眼力。正因為如此,才大器晚成。不管是國家、社會還是團體,只有在真正經歷苦難磨鍊的人中才能找出“大器晚成”的舵手,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周恩來曾說:“逆境是良師。在整個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的人不益於增長才幹。”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因為,人們從教訓中能比從成功中學到更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