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5 頁)
,有助於調節人們的心態,使處在當今商品經濟大潮之中人們的心靈找到了避風港,得到了寄託和慰藉。
【漫談】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幸福無論是存在於快樂,還是存在於德行,還是兼存於這兩者,往往總是在那些在心靈與性格上有著高度的教養但卻只有適度財富的人們身上才能找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得無用的財貨卻缺少高尚品質的人身上找到的”。
意譯
五色亂目,能令目失明;
五音亂耳,能令耳失聰;
五味濁口,能令口味敗;
縱情獵物,能令人心情狂亂;
難得財貨,能誘人行為不端。
因此,聖人只為肚腹生活之需,而不貪婪妄求聲色財貨之娛,所以摒棄後者而採取前者。
原十三章 寵辱若驚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為寵辱若驚?
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註釋】寵辱若驚:得寵和受辱都驚恐慌亂。貴:看重,重視。貴大患若身:把名利得失看得象自身生命一樣貴重。
受寵受辱都有驚恐之感,是因為榮辱觀念太重。把名利得失看得象自身生命一樣貴重,是因為名利觀念太重。君子之於天下,譭譽不動於心,榮辱不勞其神,故而能達到哀樂不入而以理化情的境界。不為物累,得喪若一,這是因其忘卻了名利。小人患得患失,寵辱皆驚,這是因名利關心。所以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荀子說:〃君子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倒,夫是之謂君子〃。
何為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註釋】什麼是寵辱若驚呢?是他們得到寵幸就以為榮耀,受到辱沒就以為羞恥。故而在成名、成功之時,欣喜若狂,得意忘形。失意之時,喪魂落魄,惘然若失。對於得意時受到的榮寵,與失意時所遭遇的羞辱來講,其利害、得失,畢竟是身外之物,所以大可不必為此而驚心動魄。君子應該是有情而無累,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淡泊名利,隨遇而安。若其身寵亦驚,身辱亦驚,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古之謂倒置之民。
孔子說:〃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大作家蕭伯納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貪慾難遂,一是貪慾得遂。因為財富帶給某些人的只是讓他們擔心失掉財富。〃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註釋】大患:榮辱、窮達、貧賤、得失之謂。
君子之於天下,無適無莫,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所以心體常安。因為他無所貪慕。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不慼慼於貧賤禍患,不汲汲於富貴寵幸,此可謂至人。所以老子對世人說,怎樣叫做貴大患若身呢?我所以有禍患,是因為有我這個身體,如果我沒有身體,我還有什麼禍患呢?意思就是說,寵辱禍患都是身外之事,沒必要看得這麼重。
【漫談】《呂氏春秋》說:〃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達亦樂。所樂非窮達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