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第1/2 頁)
「公主風華正盛,一點也不老。」孫姑姑委身福了福,悄聲撿走那個滑落的荷包。
「收好了!」黎陽卻是看得清楚,只笑道,「既然回來了,定是要送出去的。」
「公主……雖聞那杜三公子至今未娶,但他流連花巷,名聲並不好。」如今,也就孫姑姑還敢壯著膽子勸兩句,「即是陛下許您歸來,您大可擇個更好的,左右有陛下給您作主。」
「為本殿作主?本殿與他,各取所需罷了!」
黎陽輕輕拍著幼子。
不知從何時起,她便多出了一些記憶。譬如,她記得清清楚楚,前世裡,她被困燕國,多番書信求救,魏瀧亦是拒絕,全然當她是顆棄子。
「公主!」孫姑姑原是看著她長大的,知她自小的脾性,只盡力嘗試道,「退一步,海闊天空。」
「退一步?」黎陽笑了笑,「那得有人進一步才行,不然本殿退到無人處,豈不寂寞的很。」
她伸出手,示意孫姑姑將那個荷包給她。
「他接了,便是海闊天空。」
「若是還同當年那般……」黎陽隔著珠簾帷帳,看著不遠處堪堪停下的兩人,「便是誰,都別想好過。」
左右,今生她憶起前世諸事,佔了先機。
她喚醒幼子,牽著他走下車駕。
城郊三叉路口,往東是臨漳官道,往南是瀾滄江畔,往西便是西境碦剎草原。
杜若與魏珣並肩站著,他們從東而來,接西歸之人回去。
只是,杜若卻驀然向南望去。隔著太遠的距離,自然也望不見江面。
「看什麼?」魏珣問。
「我若未記錯,黎陽是在永康二年四月,便是我們成婚的同一年,和親的燕國。」杜若收回視線,「今生你花了那麼大的心思將她提前送走,可是她還是回來了。」
「殿下,可覺諸事許會回到當年模樣?」
「不會!」魏珣看著向他走來的胞姐,帶著溫度的餘光卻始終落在杜若身上,「即便按著前世路走,今生也不會再有困著你的荊棘。」
杜若未再言語,因黎陽已經走至面前。
隔著著半丈的距離,魏珣為弟,先拱手行了禮,黎陽亦福身與他平禮見過。
然待杜若欠身行禮時,黎陽已不再還禮。她挺著背脊受過,只將杜若從上到下細細打量了一番。
邊上站著兩方侍者,心中皆是詫異。
黎陽,長公主之身,自是正一品的階品,受杜若禮而不還也說的過去。但是卻許久不讓她起身,便是實在倨傲了些。
且不說杜若為魏珣正妃,原也是同她一樣的階品。便是當今陛下,亦是禮待於她,多的是抬手虛扶,以示皇恩隆厚。
魏珣眉心蹙了蹙,正欲伸手扶起杜若,黎陽便已經躬身扶正了她。
「阿蘅,今年可是十七了?」黎陽開口便是杜若閨名,瞬間拉近了彼此距離,「當年,阿姐出嫁時,也是你這個年紀。」
黎陽拂過杜若面龐,雙眼已經微微泛紅,「歲月催人老!你都這般大了,阿姐也老了。」
杜若還能感受到黎陽手指拂過她面頰的寒意,背後不由隨之生出一層細小的顆粒。
她忍不住看了眼魏珣,突然便有些明白,如何他會那般恐懼黎陽。
要不是他提前和她說了黎陽的種種,此刻她看著面前這張泫然欲泣的面容,許是便要信了她的慈和柔婉了。
「妾身見過長公主!」杜若亦是恭謹開口。
「叫阿姐。你都嫁於瑾瑜了,便該隨他叫來。」黎陽扶過杜若的手,「一家子骨肉,別生分了。」
「阿姐!」杜若露出明麗的笑靨,仿若因黎陽的話而變得隨和了些,不再生分得守著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