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流放邊疆12(第1/2 頁)
不用出門,自然遇不上女人最害怕的那種意外危險。
一家人真的是齊齊鬆了口氣。
事情到了這一步,老夫人才笑著誇獎蘇還丹做的好。
蘇還丹:……
上次就訓我了,這次被誇了?這心底居然還有些忐忑不安,也是絕了。
第二天,蕭勤靠著被褥養傷,蘇還丹就坐邊上兒縫縫補補。
兩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話。
蕭勤的嘴就跟抹了蜜一樣,誇蘇還丹能幹,比家裡爺們兒能幹,服勞役第一天,就把妯娌們給救了。
呆家裡不往出跑,遇到的危險就小,可不是救人嗎?
“這是大實話吧?要是大實話我就信了啊。”蘇還丹回應的話逗的蕭勤笑的傷口差點兒又出血。
“你快消停的養傷吧,我還指望你養好傷,去戰場上立功,早點兒攢夠軍功,好把罪籍換成軍籍。”小年輕總要給個目標,活的才有希望不是?
果然,十七八歲的少年,最喜歡有人拿他當依靠了,蕭勤的眼珠子都亮了。
“知道了,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蕭勤頭兩天受傷的肩膀和胳膊不大能動,蘇還丹也不讓他動。
第四天開始,傷口結痂後,才被允許活動的。
這個癒合速度,每天夜裡,蕭家男人回來吃飯,說話的時候都會說到蘇還丹配的傷藥的療效。
蕭家人如今都是帶傷上戰場了,軍醫會當場做個鑑定,哪些傷不能上戰場,需要回家養著,養幾天可以上戰場,哪些傷不用回家養著,可以繼續上戰場。
西北這邊兒缺兵源,輕傷不下陣是常態。
而這四天,蘇還丹每天都要出去大半天給人看診。
病患也多是軍戶,尤其是家裡男人死了,孤兒寡母的家庭吧。
以前也跟這種型別的人接觸過,七零年代那一次不就是?
怎麼說呢?
兩個時代的烈士家屬,過的日子那真的是天差地別。
這個世界西北這邊兒,就蘇還丹自己看到的,這些軍戶家裡的日子就是西北老百姓們一直過的那種日子。
家裡有軍田,能動的,都會去種地,想辦法讓家裡的老幼吃飽穿暖。
撫卹金不高,家裡有人生個兩次病,撫卹金就沒了。
西北這種常年戰亂的地區,這些人居然從沒有想過要離開。
“離開能去哪裡?我們是軍戶,戶籍就在這裡,離開這裡的那天,就是當逃兵的那天,抓住了全家都要死。也可以隱姓埋名的去別的地方賣身為奴,那跟死了又有什麼區別?家裡祖祖輩輩那麼多人都為了保家衛國死在這裡,付出那麼多,為的不還是讓我們這些後人能挺直胸膛活著?”隱姓埋名當家奴,那才是羞了先人,辜負先人的做法。
“地裡的收成,除了交給軍營的,餘下的,再加上自己賺的,足夠一家溫飽了,軍戶雖然苦,可過的是能吃飽肚子的日子。我聽說有些佃農,整日給地主幹活,一日也就吃一頓稀粥,還不如我們呢。”本質其實都是苦日子罷了。
也就是一個吃不飽肚子,一個能吃飽肚子的區別。
能吃飽肚子,就是神仙日子,百姓想要的永遠都是這麼少。
回家後跟蕭勤談論這事兒的時候,蕭勤就冷笑的說:“昏君也好,貪官汙吏也好,他們都不敢叫邊境線上的軍戶餓肚子。軍戶對比普通百姓的優點就剩下,人肯努力就能吃飽肚子這一條好處了。”
死亡誰都怕,可軍戶死之前好歹吃飽肚子了,有些人死之前一直在遭罪,如何選擇呢?
十天的光景眨眼就過,蕭勤肩膀上的傷口癒合了,但是動作要是太大了,還是會撕開,所以再次上戰場,蘇還丹是真千叮嚀萬囑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