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9章 對冷鋒的軍隊有了正確的認知(第1/2 頁)
雖然這些雜牌軍也有二三十萬人馬,但是對上少帥的軍隊還真的不夠看。少帥這一次可是全員盡出,而且又是採用集中兵力作戰的方式。
再加上少帥的軍隊之中高手眾多,只要是兵臨城下,那些守城的雜牌軍無一不是膽戰心驚。
如果不是懼怕蒙古人的督軍,他們早就望風而逃了。
不過國師並沒有將北方的義軍放在眼裡,他也是知道那位少帥的靠山是誰。
崑崙派雖然是江湖第一大門派,其門派中的高手也很多,但是崑崙派的人數比起其他門派來說,還是要少了很多。
崑崙派能夠給少帥提供支援,但是支援的都是一些大高手。
如果是簡單宗門比拼,這種支援還是很有威力的。不過放到大規模的軍隊對戰之中,少部分高手的威力就有限了。
大高手所起的作用是定海神針,正常情況下是不會輕易動手的。
而蒙古人在北方所以留下的力量,根本沒有什麼高手,所以這才讓少帥的軍隊能夠勢如破竹一般。
義軍並沒有像蒙古的蒼狼之影那樣的部隊,更沒有冷鋒這邊的兩支特戰隊這樣的特殊存在。
蒙古人之所以放任義軍在北方地區的作為,並不是他們沒有力量去針對少帥的義軍,而是採用了和對付冷鋒一樣的策略。
之前蒙古人對義軍的地盤進行過一次清剿,雖然給義軍的生存空間帶來了一定的打擊,但是並沒有影響到義軍的根本。
畢竟義軍所在的地區是以山地為主,大規模的軍隊在那裡根本就拉不開陣型。而且只要往山林之中一藏,也找不到他們的蹤跡。
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讓義軍主動跳出來,他們佔據的地盤越多,那麼就和外界捆綁的越深。
在義軍佔據了這些地盤之後,還要對這些地區進行治理,這樣也會分散他們的精力。
對於義軍來說,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念想,就是收復北方的失地。
可以說,這是義軍能夠成立的根本宗旨。哪怕就是時隔多年,老一輩的義軍所剩不多了,後來人也都還秉持著這一信念。
少帥接手義軍之後,也同樣是以為個信念為口號,這才將義軍的隊伍進一步的發展壯大了起來。
只要義軍佔領了那些失地,他們就不會輕易放棄。為了這些地盤,就不會再像之前那般主動躲避到山林之中。
而且經過這幾個月的發展,義軍的勢力也膨脹了起來,現在已經接近五十萬正規軍。
他們在北邊所佔領的地區,更是遠遠的越過了冷鋒,有冷鋒所佔據的地方五倍左右。
按照蒙古人原來的計劃,這個時候正是他們已經結束和南方朝廷戰鬥的時期。
只要他們揮師北上,那麼就是和義軍決戰的時候。
畢竟義軍已經佔據了那麼多的地方,在北方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氣候。北方的地盤已經有接近一小半被他們佔據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少帥肯定是不會放棄已經到手的勝利果實。
這正好也中了國師的算計,他的目的就是用北方的地盤將義軍給拖延住,逼迫義軍不得不和他們展開正面戰鬥。
對於蒙古人來說,他們已經攻佔過北方一次,就能夠攻佔第二次。
而且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之後,再進行第二次進攻,就會容易很多。
不過蒙古人的一切軍事計劃,都因為冷鋒的出現而改變了。不僅僅沒能拿下南方朝廷,而且連北邊的義軍也沒有機會對付了。
特別是在金鈴關失守之後,整個蒙古軍方都如同地震一般。
達哈高這位金鈴關的最高統帥,此時已經被下了大獄。如果他能夠將冷鋒的軍隊一直阻擋在金鈴關北邊,那麼還能夠戴罪立功,但是現在他不僅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