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1/5 頁)
蘇謙陽從來都不曾覺得,一個女子能和自己說道一塊去,尤其是這些方面,而眼前的人,雖然瞭解的東西不夠全面,但她聰明,能夠一針見血的指出自己話中的欠缺,就像是一個極好的謀臣,把最初只是草案的東西,最終成型為一部法令。
接觸的越多,瞭解的越深,越覺得她身上還有無數的東西等著他去挖掘,蘇謙陽喜歡她,欣賞她,甚至覺得,她不可或缺。
但她又不是完美的,時常會露出一些漏洞,無措的神情,放空的呆然,就那一剎那的表情,都讓蘇謙陽好奇,她這撐著的外表之下,到底還有什麼樣的內心。
好奇心這東西要不得,蘇謙陽很清楚,但似乎他一點都不想去阻止,任其蔓延…
三月四月,蔣國公都沒動靜,朝野中這也安靜了不少,皇上有這想法,沒人支援那也沒有用,大家心裡都這麼想,等過段日子皇上這想法淡了就好了。
皇上也沒表現出很著急著要解決這件事,到了五月,眾人都以為這件事就是皇上一時興起,過去就過去了。
蔣國公忽然偕同程太傅,張尚書,王尚書以及封晉候等人,聯名上書,願意以身作則,把皇上說的抬商一事實施下去,救濟點一事為國為民,能籠聚民心。皇上此舉,此乃大今之幸。
蔣國公忽然來這一出,讓那些最初持最激烈反對的人措手不及,蔣國公一行人,奏章文書,甚至連救濟點如何設立、官員如何選拔分配以及如何抬商來達到銀兩籌集等一系列辦法都整合了一起呈給皇上,準備充足。
龍顏大悅,朝堂之上,皇上大大的讚賞了蔣國公在內的這些人,先是誇獎他們為民著想,以民為本,繼而看了他們寫上來的東西,又是一番誇獎,這誇獎之外,反諷的就是那些不為民著想的,只想著自己切身利益的。
皇上做事幹脆,蔣國公他們既然準備充足了,他自然是先要把抬商一事落實下去,銀子先要湊齊,他這裡也準備好了,法令嘛,早就已經擬定了,直接交由戶部禮部工部一起詳看,看完之後真正實施起來又什麼需要改進的,再行商議。
那工部尚書就是王尚書,自然沒二話,戶部誰也不佔,倒也顯得平靜,就是那禮部尚書,一臉吃了蒼蠅似的難堪,撇了一眼還在人群中的連大人,這種苦差事,真的要他來麼。
眼神交流還沒幾下呢,龍椅上的人點他的名了,“秦大人,屆時和各商會打點之事,還需要你出面。”友好交流什麼的,禮部尚書最合適了。
持反對一方的最終沒能在這次早朝中有所反駁,沒辦法,蔣國公一行人準備齊全,來勢洶洶,三言兩語肯定是抵擋不過的,必須要從長計議啊。
可當他們在那從長計議的時候,人這邊正緊鑼密鼓的實施呢,爭取早點籌備齊全銀子,在秋收前把救濟點的事情落實,讓新一批的官員可以下去鍛鍊,從而今年的饑荒可以避免一些。
趙國公連大學士他們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比別人慢了一拍,這還怎麼趕得上,人家又不等他們,於是這隻能曲線救國了,連大學士找到了葉候,也就是太后娘娘的父親。
這太后當皇后那些年,葉家雖然行事低調,內裡可撈了太多好處了,如今這一抬商,不是明晃晃要世家受損麼,首當其衝的就是他們這一群,葉家好歹是皇上的外祖家,出面反對,能阻攔一時就是一時,讓太后娘娘出面和皇上去說,怎麼也有用。
只是,趙國公他們低估了皇上這一次的決心。
太后娘娘的勸阻,無非是如今皇位根基不夠穩,若是引起群臣反對,對皇上並無好處,即便是真要實施,那也得徐徐圖之。
皇上也只給了太后一句話,若是世家肯拿出這銀子的,這抬商法令就不必頒佈了,主要還是為這銀子的事,畢竟救濟點的設立沒有什麼不對,民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