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第1/3 頁)
第 87 章
封朔在南邊的封地有禹州和衡州兩大富得流油的州府, 衡州臨海,幾乎壟斷了半個大宣朝的官鹽供給, 禹州則素來有糧倉之稱。
遷至西州後, 朝廷斷了對西州大營的鹽糧,鹽糧都是從禹州和衡州運過來的。
之前他沒反,糧道自然不會攔截運往西州的糧草, 現在卻得重視這個問題了。
西州不少普通百姓尚且食不果腹, 哪來的餘糧供給軍營。朝廷若派兵前來攻打西州,直接截斷了糧道, 可謂是釜底抽薪了。
底下的幕僚一番, 沉吟道:「渝州地處中部, 南下憑著水路可直抵禹、衡兩州, 北上接壤興嶺, 其後便是西州, 若要保下糧道,必須得取下渝州。」
「渝州乃興安侯管轄之地,興安侯手握兵權, 若是強攻, 咱們也得大傷元氣。」
「自古以來都講究一個先禮後兵, 不妨先派使者前去講和, 探探興安侯的口風。」
有幕僚攤了攤手, 搖頭道:「派何人前去合適?興安侯是名悍將,他若對朝廷死忠, 那前去的人十有八九沒命回來。」
自是要拉攏興安侯, 派個孬種廢物前去, 只怕三兩句話不合,就得被砍腦袋, 也顯得他們對這場結盟不重視。
但若是派個有膽識有謀略的人前去,真要被興安侯殺了,對他們也是不小的損失。
幕僚們尚沒爭論出個結果來,福喜進屋添茶時,附耳對封朔道:「王爺,姜姑娘來府上了。」
封朔捏了捏眉心道:「好生伺候著,我這邊估計還有一陣才能過去。」
福喜剛出房門,池青又進來了。
他將錄完口供的兩張狀紙呈給封朔:「王爺,袁義前去確認過,前來的正是昨晚逃走的女子。女子招供的也和陸臨遠說的一致,女子前些天到了西州城就一直住在陸臨遠家中,花街出命案的那天夜裡,她跟陸臨遠發生了口角,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誤去了花街,遭人輕薄,後被出逃的突厥王子所救。」
「死去的人是突厥王子殺的,那女子膽小,後來看到官兵搜查,怕惹禍上身才逃了,陸臨遠極力隱瞞此事,也是怕有損那女子的名節。」
良家女子在花街遭人調戲,還出了命案,的確是對女子的名聲不利。
這話一出來,房內的幕僚和武將們不免都議論紛紛。
封朔問:「女子的身份可核實了?」
池青道:「她身上的戶籍文書不像是假的,姓黎,京城人士。」
封朔一聽那女子是從京城來的,想起那日在馬車上,姜言意讓她查從京城來的人,心頭不由得升起一股和之前一樣的怪異感。
這又是巧合麼?
他暫時壓下這些疑惑,慢條斯理把自己聽了池青的匯報後,發現的疑點捋出來:「烏古斯丹救了她?烏古斯丹怕是沒這般好心。」
這點池青也存疑,他無奈道:「烏古斯丹是個硬骨頭,能用的刑具都用過了,還是撬不開他的嘴。那姓黎的女子瞧著似乎並不知烏古斯丹的身份,甚至還以為他是個姑娘,屬下審訊她時,她也一直在為陸臨遠和烏古斯丹求情。」
封朔思索著,並未立即給出決斷。
如果陸臨遠和那姓黎的女子都沒撒謊,那昨夜的事或許真只是個誤會,陸臨遠如此大費周章,只為保紅顏。姓黎的女子並未犯罪,追究起陸臨遠,他頂多也只是個知情不報的錯處。
封朔手握著青花瓷釉的茶盞,指腹摸索著杯蓋上的紋路,卻並不喝,他道:「帶那名女子去地牢,務必要讓烏古斯丹看見她被關進去,但不能讓他們二人有任何交流。」
池青懂了封朔的意思,笑道:「還是王爺這一計妙。」
他們現在懷疑那女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