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會廊橋(第1/3 頁)
李凡已經在錢塘江邊站了好久了,那充滿激情的潮水一波一波地沖向堤岸,在堤岸上撞得粉碎之後又不甘地退去,留下的是破碎的白色殘留,在黑色的岸腳下默默嘆息。這時候並不是觀潮的最好季節,但錢塘潮依然以其獨有的威勢深深震撼李凡的心,天地之間彷彿就只有這潮水無盡的沖刷,所有的豪情都因此而生,所有的煩惱都因此而不再存在!
這真是一個讓人無法釋懷的地方,她以其柔媚入骨的風情征服天下的男人的同時,又以其豪邁的氣勢激發人的鬥志,看著海天相接的地方慢慢積累的能量在自己腳下爆發,李凡感慨萬端,這些湧動的能量就好象人的yu望,這堤岸就好象是各種規範的制約,這些堤岸如果做得太小,限制得太死,能量就會被切斷,就不可能有如此壯觀的景象;但如果堤岸被衝垮,這潮水就會越過堤岸而對周圍的老百姓形成災難。
東邊一片蒼翠,那個地方他已經去過,是東山!
東山這時候應該已經是風起雲湧,一場當權者的私利和老百姓的權益之間的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拉開了序幕,這場戰爭沒有贏家,老百姓收穫的只能是苦澀的交待;當權者收穫的是永遠沒有盡頭的教訓!但這場戰爭也沒有輸家,老百姓會透過它知道這個社會還是有公理的,生活還是有希望的,國家還是在發展的,當權者會知道老百姓的利益才是他們為官者不僅僅是放在案頭而更應該放在心頭的事!社會在進步,但卻是在矛盾中艱難前行,這行進過程中,雖然遠遠沒有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史那麼血腥,卻同樣充滿了苦澀與血淚!
李凡這一次的目標是西邊,西邊同樣是一片蒼翠,給人以平和的感覺,他甚至從風中都能嗅到生活的氣息。
錢塘潮的轟鳴聲已經漸漸遠去,終於不復存在,眼前卻已不是都市的模樣,路邊已是綠色的原野,腳下的路也不知什麼時候變成了鋪滿野草的草地,偶爾有幾個戴著大草帽的農民從對面走過來,對著李凡點頭致意,露出熱情的微笑,看著他們的純淨的笑容,李凡有一種回到老家的感覺,他覺得這些陌生的莊戶人家就好象是他多年來的鄰居,在他面前重複著永遠沒有新意也無需新意的親情而傾情的問候。
前面是一條小河,河裡沒有什麼水,但依然有一座橋——廊橋!
沿著青石臺階,李凡一步步走上了橋頭。這是一座全木結構的橋,木質橋面、木柱子、木頂、木質欄杆,由於多年來風雨的侵蝕,這些木頭上已多多少少留下了些歲月的印痕。雖然有頂有圍欄,但這橋並不封閉,看起來不象是橋,也不象是屋子,倒象是一座具有江南風味的亭子。
橋的另一頭有兩個青年男女偎依在一起,他們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橋下的流水,就象看著彼此跳動的心,眉宇間的平和連李凡的到來都沒有使他們改變。他們彼此的眼中只有對方,這座經歷百年風雨的廊橋就是他們彼此相愛的見證。江南有在廊橋相會的愛情傳統,因此,一些古老的廊橋就成了一個愛情的聖地而讓無數的痴男怨女在夢裡留連。這對男女的後半生中,這座廊橋將是他和她夢中永遠的浪漫吧?祝他們一路走好,給這座浪漫的橋再添上一段動人的傳說!
也許每一座橋都有無數的動人傳說,它們見證過千百年來無數男女的悲歡離合,感受過無奈的風雲變幻,也曾欣喜過、也曾悲傷過、也曾嘆息過,這本來就是夢之橋,在感受愛情溫馨的情人眼中,它是夢,甜蜜的夢;在追憶往昔、緬懷佳人的傷情者眼中,它也是夢,是惆悵的夢。李凡心中也有夢,但他並不知道他的夢是甜蜜還是惆悵,也許他的夢還沒有醒來!
百米外還有另一座廊橋,那裡更是連河水都沒有,這座橋似乎已經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橋了,而只是一個美麗的風景。
李凡來到了橋頭,這座橋比剛才那座橋要古老得多,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