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夢三隊(第1/2 頁)
半場搶斷山姆麥金農,撞開對方,快攻籃下暴扣。 攔截澳大利亞突分傳球,突到三分線追身三分球 瘋狂點名澳大利亞後衛線球員,虎式背打,狂彪突破,高立明越打越勇,越打越瘋狂。 澳大利亞的球員的小動作也越來越少,因為每次他們使小動作都會遭到高立明的反擊,手法更隱蔽更痛。 澳大利亞主教練將後衛線球員換了一個遍都不能限制高立明,眼看著分差越拉越大。 半場結束,比分52:38,在高立明的瘋狂表演下,華夏隊將比分再次擴大。 第三節比賽開始,宮魯鳴教練沒有派上高立明和王治郅,而是派出了吳乃群,鞏曉彬,劉玉棟,胡衛東,鄭武五人組合。 94年世錦賽的主要球員和澳大利亞替補陣容開始拼刺刀,華夏小快靈對轟澳大利亞防守反擊。 雙方都是快攻快防的打法,瘋狂的暴動,不斷的傳切,激烈的對抗,讓觀眾們大呼過癮。 第三節比賽結束,比分72:60,華夏隊暫時領先12分。 第三節比賽中,宮教練沒有派上王治郅和高立明,讓兩人獲得充分的休息. 第四節比賽決戰時刻,宮教練派出中鋒巴特爾,大前鋒王治郅,小前鋒胡衛東,得分後衛李楠,組織後衛高立明的年輕陣容。 上場後華夏隊將原本的小快靈戰術升級為大快靈,以王治郅和高立明兩人為內外核心,不斷提速,透過兩人的絕對對位優勢,帶動隊友打出進攻狂潮。 在高立明和王治郅的帶動下,華夏隊球員打得異常穩定高效,投籃命中率極高。 最後比賽結束,比分107:88,華夏隊以絕對優勢戰勝澳大利亞,晉級奧運會半決賽。 比賽結束時,華夏隊的球員在一起瘋狂地大喊,歡呼,相擁,無數觀看這場比賽的觀眾喜極而泣。 奧運會開始前,沒人會相信華夏隊可以打到奧運會半決賽,包括華夏隊球員們都不相信自己能戰勝如此多的國際強隊。。 球隊內所有人都清楚,球隊能走到今天,高立明和王治郅這兩個年輕後生功不可沒,正是因為他們兩人的加入,提高了華夏男籃的上限,讓華夏男籃與這些籃球強隊競技中,不落下風。 狹路相逢勇者勝,逢敵亮劍,華夏,不弱於人 正如這句口號一樣,兩人的加入,讓男籃丟棄了所有包袱,無論對手強,全力拼搏,每球必爭。 比賽結束,緊繃的神經放鬆後,疲倦和疼痛席捲而來。 從比分上看,華夏隊是獲得一場大勝,作為參賽球員,高立明知道這場比賽的難度,這屆澳大利亞隊的實力還是很強的。 只是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還是認為打籃球應該距離籃筐越近越好,各國籃球隊對三分球的開發都不是很重視,澳大利亞隊中擅長三分球的後衛上場後被高立明不惜體力的全場盯防。 澳大利亞進攻時無法拉開空間,內線堆疊人員太多,進攻非常容易受到干擾,一旦投籃不中,在內線身高不足的情況下,籃板球陷入劣勢,無法打出他們擅長的防守反擊。 華夏隊充分利用王治郅和高立明的對位優勢吸引包夾,擅長遠投的球員拉開空間後,接到兩人包夾後的分球,在相對充足的空間下不斷投籃,全場命中率達到恐怖的52%。 隨著華夏隊大勝澳大利亞的比賽結束,國內體育總局的領導們再次開始了關於籃球隊的各種討論。 球隊與籃協奧運期間多次衝突、兩名非體制內球員對華夏隊的影響、華夏目前球員培養機制是否正確、華夏隊職業聯賽如何建立、是否開放球員遠赴海外求學,打球的渠道等等問題再次搬到桌面上。 不過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海外的國家隊球員絲毫不關心,比賽勝利,為了快速恢復身體疲勞,教練組和總局的工作人員為球員們安排了按摩師,他們此時接受按摩師的物理放鬆,許多頭一次做按摩的球員們在休息室內不斷地嘶吼哀嚎。 第二天,半決賽對戰名單出來了,美國夢三隊對戰華夏隊,南斯拉夫對戰立陶宛。 已經走到半決賽,現在華夏隊面前出現了保四爭三的局面。 即使輸給美國隊,華夏隊還是有希望爭奪第三名,獲得第一枚奧運會男籃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