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1/5 頁)
邊唸叨著,婦人邊擼袖子掰起了手指頭,數了半天把自己給數迷糊了。
“反正幾百輩子都賺不了來……”
鄰家婦人將頭低得更低:“我真就是隨口那麼一說。”
“我還不知道你,就是嘴快,其實也沒多少壞心。但是你想,能養出那麼好的姑娘,胡家肯定差到哪兒去?”
遠親不如近鄰,街坊鄰居多年,兩家早已親如一家,這會浣衣婦人說話難免直白些。
鄰家婦人當然也知道她脾氣,即便這會話重了點,也沒往心裡去,而是點頭承認:“其實前兩次誤會胡家姑娘,我這心裡也挺不是滋味的。被你這麼一說,我算是想過來了:胡家人還真不錯,以後遇到他們的事,我得多想想。”
“你能想明白就好。”浣衣婦人端起木盆,看看天上日頭:“昨天發工錢,小武買了條大鯉魚回來,剛我燉鍋裡了,晌午過來一塊喝魚湯?”
鄰里兩婦人一同起身,親密地向家中走去。
而在青城大街小巷,類似這樣的對話還有很多。雖然不少人笑話孫家等人家只捐五十兩,笑掉大牙,但這會更多人則是關注著胡家所捐一百五十萬兩。訊息剛傳出來時,不少人還會搶白剛才說胡家的人兩句。可鄉里鄉親這麼多年,又沒什麼深仇大恨,誰又會為這事爭個臉紅脖子粗,開玩笑說兩句後也就算了。
即便是兩句玩笑話,也足夠那些誣陷胡家的市井百姓羞愧,進而反思。前兩年沈家姑娘又是施粥、又是賣便宜布,還定期看望慈幼局的孤兒,有她在沈家也是風頭正盛,完全把不顯山不露水的胡家給比了下去。所以前面出那麼多傳言時,他們下意識地相信沈家。
然而隨著拜師儀式上沈家姑娘的真面目被戳穿,真相大白。明明什麼事都清楚了,為什麼他們還要去說胡家不好?
“胡家捐紋銀一百五十萬兩”,府兵高亢的聲音傳來,字字句句打在心頭,讓他們越發羞愧難當。同時這事也成功在他們心底留下印記,以後每次胡家出事時,他們都下意識地想:上次、上上次以及上上上次好像胡家都是被冤枉的,這次會不會是又有人在後面搗鬼?
忍住,不能再做別人手裡的槍。
當然後面這點,這會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連本人都沒意識到的事,卻有一個人意識到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深諳人心的沈墨慈。
昨夜“買通”獄卒要來紙筆後,她連夜寫了兩封信。第一封送去東山別院給平王。她早已摸頭平王性格,信中先傾吐一番仰慕之情,然後再將昨日宴會失敗的所有理由歸結為沈金山“不小心洩露行蹤”,而後再說明即便如此她仍有法子助平王取得足夠銀子,最後則是隱隱點出,如今小侯爺佔據絕對上風,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
平王本就志大才疏,昨晚宴會突然殺出個小侯爺攪局後,憤怒之餘他更多地則是無奈。事到如今他確是束手無策,沈墨慈來信先是吹捧得失落中的他輕飄飄,又將他所有的怒氣引在沈金山身上,然後還體貼地提出解決之策。字字句句說到平王心坎上,想都沒想,他即刻前往大牢將她帶出來。
而沈墨慈的另一封信,則是送給了誰都意想不到的人——沈夫人孫氏。孫氏的軟肋她再清楚不過,無非就是兒子。接手沈家生意多年,沈墨慈手中自然還有些地盤,七分哄三分嚇,由不得沈夫人不重視。在被平王接出大牢後,她沒有立刻隨其前往別院,而是讓他先帶宋欽文走,自己則是回了沈家。
徵募軍餉宴接近尾聲,此刻雲來樓後面暗巷,不起眼的馬車中,裝有瑣碎銀子的荷包遞過去,沈墨慈打發走樓內負責上菜的小二。然後她抬起頭,看向面前孫氏。
“方才小二的話,大夫人可都聽到了?為了當上會首,阿爹竟將沈家最賺錢的幾處鋪子輕易賠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