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第1/2 頁)
從慶桂與明亮重新調入軍機處的那一刻起,和珅就知道,指望著乾隆來肅清官場風氣,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實想想也是,上輩子乾隆到了最後也還是貪圖享樂的,從沒有要改過自新的念頭。那會兒他是一心一意的討好乾隆,好多事情他善體上意,哪怕乾隆一個眼神過來,多的話一句不用多說,他就明白了,然後去給乾隆辦好。
這輩子他不這樣做了,沒了他,卻還有慶桂明亮,有這兩個人在,乾隆就不可能真正捨得下享樂的念頭。退一萬步說,哪怕沒有他們在,乾隆一日揣著貪圖享樂的念頭,就永遠會有人湊上來討好乾隆的這個心思。
和珅很明白,如果他想要肅清官場,除非上頭坐著的那一位換了人。
而且上頭的那一位,還得是個和他有著一樣理念的皇帝才行,否則若那一位不想肅清官場,就想這麼混著過,甚至還不如乾隆,那自然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了。
這一二年裡,和珅身邊聚集的人比早些年要多出許多了。
和珅還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可這麼些年下來,劉統勛劉綸他們,還有福長安等人,都驗證了和珅並不是真的那麼冰冷無情。
他拒小人,不拒君子。
若要與和珅交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就好,不用搞徇私枉法拉幫結派那一套。
朝中正直的大臣並非沒有,在摸清了和珅的脾性後,他們就有意無意的靠攏過了,成了一股不能夠忽視的力量。
如今的皇儲更替雖說是秘密立儲,全憑皇帝心意定奪,但皇子們和臣子們也並非不能猜測,也並非不能有此心思。
乾隆先前的立儲十分曲折並不順利,因此失了精神,多年不再秘密立儲。
可這麼多年下來,到了如今再瞧皇子阿哥們,有能力問鼎那儲君之位的人選並不多,乾隆心中有所偏愛,不喜歡身體有些殘缺的阿哥,又不喜歡出身他不喜額孃的阿哥,又不會選出繼的阿哥,那到頭來能選擇的年長阿哥,自然只有那麼一兩個了。
和珅看得清楚,就這些阿哥裡頭,他瞧的最清楚的,便是十五阿哥永琰。
當初他上位,永琰對他最是不屑,後來一旦掌握了權力,立時就將他這個貪官給懲治了。
可見永琰是有魄力和決心的,甚至可以說,在肅清官場這個問題上,他是絕對可以相信永琰是能夠辦到的。
只是這輩子,永琰主動同他親近,同他探討學問知識,瞧著永琰的態度和模樣,這和珅心裡頭多少還是有些複雜的。
他已想好了要忘記放下上輩子的事情,不再執著惦念,但心中所念,終究還是要彌補他的過錯,此後方能心安。
他端看永琰和他身邊的人,還有朝中諸多人的態度,早已看出來了,眾臣對乾隆此番作為是很失望的,這樣的反覆無常,對各省的虧空視而不見,要麼豁免不提,這不是長久之道。
換人做皇帝的事大逆不道沒人敢提,可不代表沒人心裡在盤算這些事兒。
和珅為防局面失控矛盾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覺得這事兒還是得有他來做,別人來做,他是萬萬不能放心的。
第97章
慶桂和明亮哪怕重新調入軍機處, 也再比不上之前的風光和地位了。
軍機處如今失了三位德高望重的軍機大臣,餘下的漢軍機裡頭如劉統勛劉綸這般勤勉克己的大有人在,可是這些人是後來這些年陸續進的軍機處, 沒有劉統勛劉綸在乾隆跟前的地位和分量, 他們就只能做好自己分內的差事。
滿軍機裡頭武將都是重臣,舒赫德他們沒了之後,這裡頭就是阿桂起頭了,再就是福隆安等人, 阿桂常年在外徵戰, 又不常回京城, 但地位還是在那裡的。
阿桂與和珅不睦,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