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第1/2 頁)
例如劉統勛劉綸這般對朝政敏感,又能接觸到更多資訊的老臣,但凡將前後的事兒一聯絡,又將和珅擢升後乾隆尋他幾次單獨談話的事兒一想,再把和珅負責的差事前後捋一捋,又聽說英廉都進宮求見乾隆了,他們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
皇上不是不願南巡,是南巡牽涉到太多的事情,尤其是費用問題。從前南巡,所用多出於國庫和底下進獻,在這事兒上素來是乾隆說了算的,劉統勛劉綸雖瞧在眼裡,奈何他們的身份,總不好說這些話勸諫的。
如今和珅說出來了,卻得了皇上的訓斥,可皇上並未治罪,這就讓他們看見了些希望。劉統勛劉綸汗顏,他們雖得乾隆重用,可在這些事情上從來說不上話也不敢說話,如今和珅說出來了,雖未被治罪,卻還是同皇上之間僵持著。
劉統勛劉綸素來也很敬重和珅,如今倒更添了幾分佩服,和珅雖比他們年紀小上許多,卻成熟穩重行事老到,前幾年他們是對他傾囊相授,而這幾年和珅已能獨當一面,很多事情的處置上,都讓劉統勛和劉綸覺得他不像個將將二十歲的青年,而是老成持重的老人。
劉統勛劉綸原本是有些不放心的,可和珅來了之後,他們就慢慢的放心了。
他們與和珅的關係也很好,和珅此番是一心為公,儘管並不知道他與皇上之間僵持的具體情形,但劉統勛和劉綸還是要去乾隆面前對和珅說說話。至少也要表達一些他們的想法,他們希望自己也能做些什麼,得讓乾隆知道,軍機處中並不都是如慶桂明亮之流的臣子。
和珅還是很沉得住氣的,這一切的動靜,都沒能引起和珅任何情緒上的波動。他還是同之前一樣冷靜淡定,從容平靜的處理他手上的差事。
只是在心裡頭,在沒有被任何人看穿的內心,他還是很感激英廉及劉統勛和劉綸的。他知道,這事兒一旦漏出來,必定是會有把前因後果盤出來的人去乾隆處維護他的。
自劉統勛劉綸後,又有許多人去乾隆處求見,但乾隆見完他們後,再來的人就一概不見了。
福長安與和琳都沒什麼動靜。一來他們自己根基都未穩,哪怕現在知曉了前因後果,去乾隆跟前維護和珅也是沒什麼用處的;二來,在事情發生之初,和珅已經同他們打過招呼了,叫他們別摻和進來。甚至於嘉謨、伍彌邇、吳省蘭吳省欽兄弟處,他也都打過招呼傳過話了,同他們說,不管他這邊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讓他們千萬別摻和進來,只管做好自己的差事就可以了。
和珅也不管外頭因他有些什麼樣的變化和傳言,他在軍機處這邊完成了差事,到了散值的時辰就預備著回家了。
特殊時期,和珅早同福長安說了,讓他這段時日安分些,散值了就回自己府上,先別往他府上去的那麼勤,福長安深知和珅的用心,這時候他倒是不想與和珅切割的那麼清楚,倒顯得他特別的不講義氣,旁人眼裡,哪怕是在乾隆那兒,也都知道他們交好了,這時候避嫌還有什麼意義呢?
和珅只得同他說:「這倒也不是避嫌。是叫你儲存實力。我這頭還沒個著落,你天天跟著我,被連累了怎麼辦?你且先遠著,回頭要是真有什麼旨意下來了,我這邊扛不住,你又沒跟著摻和,說不準還能有為我說話的餘地。你先韜光養晦,別冒頭就是了。」
福長安還是很聽和珅話的,聽見說不叫他避嫌,而是打算留著他日後有用,福長安這就高興起來了,乖乖聽從和珅的安排,也不去和府了。
外頭的動靜鬧得這麼大,和珅知道瞞不住家裡。
可馮之溪如今已顯懷了,除了還有些睏倦和腰痠之外,哪怕日日將養著,身子還是有些不大舒服,現在天氣慢慢冷了,她也很是怕冷,屋裡燃了許多的炭火,前幾日還吐了一回,這兩日瞧著好些了,但和珅還是很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