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第1/2 頁)
有那麼一瞬間,和珅還是有些心寒的。而與此同時,他也很唾棄上輩子拼命迎合乾隆的自己。
當面忤逆天子,甚至說出來的話語天子的想法背道而馳,自古以來,這樣的臣子也是數不勝數的。
乾隆雖然知道他治下的大清不是那麼的十全十美,但是他卻希望旁人說起如今的大清,就是海晏河清十全十美的。他不容許有人說如今的大清有什麼不好。
哪怕是有那麼一些些的不好,乾隆也覺得,在他的治下,是會變好起來的。而且這些不好無傷大雅,根本不值一提。
更重要的是,和珅說來說去,便是不想讓他去南巡,乾隆心裡很不高興。這麼多年以來,還沒有誰敢這樣三番兩次的當著他的面表達讓他不去南巡的。
乾隆禁不住對自己從前的判斷有些懷疑。
他從來都覺得和珅善體上意,滿朝文武也都說和珅善體上意,最是瞭解皇上的心思,可如今是怎麼樣,和珅在這件事上怎麼偏就要和他對著幹呢?
乾隆已是隱隱控制不住心中外洩的怒意,但他還是沉著臉問了和珅:「你說這法子行不通,那朕問你,若朕一意要南巡,朕一定要你想法子,這南巡的費用,你說從何處出合適呢?」
和珅毫不猶豫地說:「自是內庫出錢。皇上要南巡,內庫帑銀是合規矩的。」
乾隆一下子又甚為惱火,他堂堂大清天子,出去巡視大清疆土,還得花自己的錢,這是什麼規矩?前三次南巡都打理的好好的,怎麼就這一次這麼煩呢?
乾隆認為和珅是罪魁禍首,一腔怒火就都砸到了和珅身上,乾隆怒氣沖沖的自己往回走,也沒讓和珅跟著,扭臉丟下一句:「滾出去!」
乾隆逛園子的興致也沒了,自己就走了。
他這句話聲音還挺大的,李玉和侍衛們都聽見了,轉頭就瞧見乾隆氣憤走回來,李玉也不敢多問什麼,侍衛們更是大氣都不敢出,一個個都默默跟在乾隆身後回去了。
只有最後頭的侍衛悄悄往回瞧了一眼,見那位和大人在楓樹下站了片刻,見他們都走遠了,那位和大人才轉身出了園子。
侍衛也是沒見過這樣的大臣,不由心中暗暗咂舌,想著這位和大人膽子真是挺大的。
這闔宮上下,不論誰將萬歲爺惹怒了,都是要嚇得魂飛魄散,要跪在跟前請罪磕頭口稱奴才罪該萬死的。即便是被萬歲爺趕走了,那也是不敢走遠的,定是要在原地跪著請罪,直至萬歲爺消氣了才敢起身。
這位和大人倒好,一聲滾出去,他連罪也不請了,直接就出了園子。這,這不是恃寵而驕是什麼?仗著萬歲爺的寵愛這樣肆意橫行,這怎麼得了?
這樣轉身就走,豈不是更惹的萬歲爺生氣嗎?
再說回來,莫說這闔宮上下,便是這滿朝文武,又是誰敢輕易惹得萬歲爺生氣呢?連回話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惹得萬歲爺不高興自己遭了殃。
要說這位和大人也是很敢的,也不知怎的說了些什麼,竟惹得萬歲爺發了這麼大的火,瞧著萬歲爺陰沉著臉的樣子,侍衛們都嚇得臉色蒼白,生怕乾隆一生氣,把他們都拉出去砍了。
尤其是李玉,更是心急如焚。這往常乾隆生氣的時候,他知道緣由,也好趁著合適的時機上去稍微勸一勸,等乾隆慢慢迴轉過來也就能好了。
可今日這場氣生的這麼大,李玉是半點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只曉得是和珅那邊說了什麼,才將乾隆惹怒了。
就李玉貼身伺候這麼多天在旁瞧著,上回乾隆見過和珅說了話後,就有些不大高興了,但沒幾日又高興起來,李玉也就沒在意,如今想起來,只怕今日這場氣,還是同和珅有很大的關係。
君臣之間不知道因為什麼鬧崩了。
李玉怕乾隆氣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