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都是本能惹的禍(第1/2 頁)
現階段,農村最缺什麼?
可能很多人會說是糧食。
其實不然。
最起碼,在1958年這個節點之前,大部分農村人的日子還是比較好過的。
建國後分田分地,很多農民擺脫了佃戶、僱農之類赤貧的狀態,有了自己的土地。
1953年開始的一五計劃,讓華夏的工農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不然上頭也不會自信心爆棚地開展“大跨越”。
(為了避免和諧,有些詞彙換了說法,麻煩不要較真。)
農村人真正的苦日子,是即將到來的三年災害,李衛國準備未雨綢繆,回去把家裡安排好。
糧食暫時就不買了,空間有限,太佔地方。
布匹,棉花,有多少票,李衛國就買多少。
別看家裡是農村,但不種棉花,棉花和布匹都是剛需。
沒辦法,家裡的人太多了。
六個哥哥,六個嫂子,14個侄子、侄女,再加上李父李母老兩口,將近30口人,每年棉花和布匹的缺口,對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來說,幾乎就是天文數字。
因此,李衛國的侄子、侄女們,幾乎就沒穿過新衣裳。
都是李衛國穿完,大侄子穿,大侄子穿完,二侄子穿……
尤其是棉襖,又薄又破,冬天一個個凍得跟三孫子似的,幾乎沒有一個人不長凍瘡!
現在李衛國有了工作,還啟用了系統,又薅了……咳咳,借了四合院眾禽那麼多錢,怎麼能心安理得地吃獨食,哪怕再被人罵聖母,也要接濟一下這輩子的原生家庭……
哦,說是接濟不太合適,確切地說應該是回報。
為了不引起懷疑,李衛國跑了好幾家供銷社,才把鴿子市買來的布票和棉花票用完。
加上抽獎抽到的棉花和布匹,家裡人每人做一件棉衣,再給老家兒父母做一條新被子,應該是夠了。
買完東西,李衛國掐著下班時間,騎車回到了四合院。
“哈哈,三大爺,您好啊,昨天夜裡睡得挺香吧?”
說著,李衛國還故意把手裡的一串魚晃了晃,引起閻埠貴的注意。
誰知,閻埠貴除了提供了一百多點情緒值之外,居然再也沒了動靜,甚至連讓三大媽給李衛國收拾魚的要求都沒有提。
我去,閻老摳轉性了,不算計了嗎?
“三大爺,我三大媽呢?”
閻埠貴嚇了一跳:“小李,找你三大媽幹什麼?”
李衛國翻了一個白眼:“找三大媽幫忙收拾魚啊,還能幹什麼?您該不會懷疑我是看上三大媽了吧?”
來自閻埠貴的負面情緒+666!
來自三大媽的負面情緒+777!
來自閻解成的負面情緒+888!
來自閻解放的負面情緒+999!
來自閻解曠的負面情緒……
好傢伙!
李衛國嚇一跳,原來這一家子全在屋裡藏著偷聽呢,潛伏的水平挺高啊!
“咳咳……”
閻埠貴好像被自己的口水噎住了,咳了半晌才緩過來:
“小李,你三大媽今兒身子不舒服,你還是找別人吧,不好意思啊!”
伴隨著閻埠貴的拒絕,閻家人的負面情緒一波接著一波,眼睜睜看著便宜不能佔,心痛的感覺簡直猶如天崩地裂!
可是,哪怕再心疼,閻家人的理智還是佔據了上風。
這是昨天夜裡,閻家人連夜開會形成的決議。
鑑於連易中海都在李衛國手裡吃了暴虧,閻家人一致決定,四合院誰的便宜都能佔,唯獨李衛國的便宜不能佔!
李衛國不甘心,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