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秀才遇上兵(第1/3 頁)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首《敕勒歌》彷彿是陰山的名片。陰山其蒙古語名字為「達蘭喀喇」,意思為「七十個黑山頭」。陰山山脈是由古老的斷塊山組成的。它東起河北西北部的樺山,西止於內蒙古巴彥淖爾盟中部的狼山,東西綿延長達1000多公里,南北寬達50-100公里不等。陰山的最大特點便是南北不對稱,南坡山勢陡峭,北坡則較為平緩。山脈的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至2300米之間。彷彿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同時阻擋了南下的寒流與北上的濕氣,因此,陰山南麓的雨水較為充沛,適宜發展農業。
自古以來陰山便是黃河流域的北部界線,季風與非季風分界線,也是中國古代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分界線,。在陰山的北部便是一望無際的蒙古大草原,陰山南部則是河套平原。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陰山一直都是中原朝廷阻擋草原遊牧民族南下的天然阻礙。秦代、漢代、一直到唐代陰山一直都默默的用它的堅強的身軀保衛者山南的漢民族。但是自從唐末以來,陰山的地位便不斷的下降,遼、金、元都先後直接掌控了陰山南部的大片土地,整個陰山都被囊括到了草原人的手中,自然而然的陰山也就再也不能夠阻擋遊牧鐵騎的到來。
到了明朝陰山雖然在大明的掌控之中,但是它卻已經再也不能以前那樣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了。面對瓦剌、面對韃靼,大明發現陰山已經完全不能夠阻攔蒙古的兵鋒了,於是大明後退把防線建到了陰山後面的平原上。
榆林離陰山很近,從榆林附近鎮撫臺韃靼人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便到了陰山。
「大汗,到陰山了。」陰山腳下抬頭看著那仍然巍峨的陰山,烏力罕朝巴圖蒙克說道。
「陰山!」躺在簡易的床上,艱難的立起身子抬起頭看著陰山,這一刻巴圖蒙克突然發現陰山也不是那麼的惹人厭,「過了陰山就是大草原了。」
朱厚照帶著二十六萬大軍一路緊隨著韃靼騎兵,當韃靼人到了陰山的時候,行軍速度不可避免的慢了下來,這也給了朱厚照追上韃靼人的機會。現在韃靼人還沒有出大明的地界,追上他們的可能性就大了一些,一旦韃靼人到了大草原靠著他們無與倫比的騎兵的高速度,到那時朱厚照這二十餘萬大軍就只能在韃靼人的屁股後面了。因為朱厚照的二十萬大軍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騎兵。
寧夏、陝西、山西由於經常和韃靼交戰,所以士兵的騎兵化比較高,二十六萬三地計程車兵裡共有騎兵十一萬,而朱厚照帶到陝西的八萬京軍到了現在在損失了一萬三千人之後,現在剩下了六萬七千人,其中騎兵有四萬人,步兵一萬五千人,鐵血軍的火槍兵一萬兩人,至於炮兵則全都被留在了榆林城裡,在大草原上拉著將近三十石重的火炮要想追上飛快的騎兵,除非你是神仙下凡。
總之此次參與和巴圖蒙克剩下的十一萬騎兵的明軍一共有步兵九萬八千人,外加一萬兩千火槍兵,騎兵十五萬人。可以說朱厚照手中計程車兵的整體實力已經遠遠的超過了韃靼人,只要能夠包圍韃靼的十一萬人,全殲他們也不是不可能的。
「大汗,明軍追過來了。」巴圖蒙克才剛下令全軍快速沿著山間小道度過陰山,朱厚照帶領這明軍便已經追上了巴圖蒙克。
「想不到他們開的這麼快。」巴圖蒙克感嘆道,看來不付出點代價向退到草原是有點難度了,「阿古拉。」
「臣在。」被巴圖蒙克叫道,阿古拉飛快走到了巴圖蒙克面前。
看著自己自己前段時間親自封的上千戶長,巴圖蒙克說道:「阿古拉,我給你五千士兵殿後,務必攔住明軍,在大軍度過陰山之前不許一個明軍來到進入陰山。」
「是,大汗。」阿古拉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