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第1/2 頁)
誰知,這一問還問著了。
有好幾攤主說知道此事,「他們騎著大騾子,趾高氣揚,說話很難聽,可氣人了。」
「他們要買剁辣椒,我們這裡沒有人賣,他們就罵娘。我一看他們就知道不是好人。」
其中一個攤主從菜攤子走過來,小聲道:「我沒跟他們說,賣小魚的收了他們十幾個銅錢的打賞,跟他們說你們村最近有兩個和離過的男的在這裡賣剁辣椒。」
原來真的是縣城人跟那兩個人洩露了王照、王求家裡還有剁辣椒。
李青青、劉氏、王老頭面面相覷。
「錢真是個好東西。他們花了錢就什麼事都問出來了。」攤主想到一件事,幸災樂禍的笑道:「賣桔子的看見賣小魚的得了那麼多錢,也說知道剁辣椒的事,呵呵,不過,賣桔子的說的是兩個男的怎麼跟媳婦和離的,沒得到賞錢。」
李青青三人謝過攤主,便坐著牛車返回王村。
湘城。馬府。偏廳。
馬清正在聽酒樓掌櫃氣呼呼的稟報胡家酒樓又折騰出新花樣。
「他們用的盤子跟咱們酒樓一模一樣,盤子裡盛著兩條整魚,其中一條是鯉魚,一條是草魚,用的烹飪方法是幹燒,兩條魚的上面撒有二兩熟松子,菜名仍是魚米之鄉,只是不再送米飯了。」
第113章 興風作浪
「松子倒是像米粒。」馬清想到湘月齋熟松子一斤六十個銅錢,能出半斤左右的松子仁,二兩松子仁就是二十四個銅錢,這還不算人工。
「是。魚米之鄉賣相好看,吃起來也實惠。」酒樓掌櫃越說越擔憂自家酒樓的年年有餘競爭不過魚米之鄉。
馬清漸漸收了笑容,正容問道:「雙魚、松子,成本翻了近三倍。菜價多少?」
「哦,小的忘記說了,菜價漲了,跟咱們酒樓的年年有餘一樣,也是299個銅錢。」
「吃的食客多?」
「多,小的聽說光是昨天晚上胡家酒樓就賣了二十一份魚米之鄉。昨天晚上知道的人不多,小的覺得今天中午能賣出去更多。小的擔心咱們酒樓的年年有餘……」酒樓掌櫃邊說邊觀察馬清的神色,「賣的不好。」
「魚米之鄉、年年有餘各有各的好。不過,年年有餘勝在新,新菜吃的就是個新字。我還是看好年年有餘。」馬清心裡就算擔憂,也不會流露出來,總不能漲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這回的剁辣椒真是太厲害了,愣是把胡春陽憋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弄出新菜,特別是第二版的魚米之鄉,確實下了功夫用了心思很有誠意。
「小的聽您的。您心裡這麼有數,小的也踏實了。」酒樓掌櫃安定心神,又說了幾句,就趕緊返回馬家酒樓。
馬清特意安排下人去胡家酒樓買兩份魚米之鄉,準備一份給愛吃魚的爺爺送去,一份與妻子風氏吃,做到知己知彼。
哪知魚米之鄉還沒到,馬向南就來了,稟報李青青親自去和縣說胡家派人去王村買剁辣椒,還直言胡家的兩個奴僕汙言穢語詆毀馬清與李青青。
馬清氣的手掌抬起砰的重拍桌子,好在桌子結實沒拍出裂縫,把胡春陽罵了好一會,又有些愧疚道:「是我連累了李氏。」
好在之前風氏賢慧聰明,主動提出以她的名義送給李青青一頭黃牛,不然真得落人口實。
「李氏沒提她名聲的事,倒是擔心胡春陽陷害王家。」馬向南感慨道:「李氏真是個好女人。這樣的女人可不能被胡春陽毀了名聲。」
馬清提了胡家酒樓出了第二版魚米之鄉,馬向南道:「幸虧沒讓胡春陽得了剁辣椒。」
馬清眉頭微蹙,道:「他只是這幾個月得不到剁辣椒,等到明年新辣椒豐收,他就會得到,到時,他的酒樓也會賣年年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