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尋醫問藥(第1/2 頁)
春節假期,亮子沒有回龍角村老家,打電話回去問候了親人,寄了一些年貨回去。亮子決定上廣州找濟世堂的陳掌門,之前去了好幾趟,尋而不遇,這次趁假期再登門拜訪。 濟世堂是清中期誕生的佛山老字號,後遷至廣州西關六榕寺旁的一條小街上,以治療咳嗽、腫瘤、肝腎病中醫秘方名揚四海,曾獲朝廷嘉獎牌匾“神醫再世”。 近現代隨著西醫的興起逐步衰落,沒有行醫資格證,不時還會受到一些處罰,後輩逐步不願從醫,另尋他路。於今的掌門年事已高,醫館門庭冷落,經常大門緊閉。 亮子好不容易找到陳掌門的家,從中山六路一條橫街進去,小街青石鋪設,坑坑窪窪,兩旁青磚紅瓦的建築,很有年代感,不少屋頂或是殘垣斷壁處,已經長滿荒草,在微風中搖曳。 走到一家大門前,二層石階,一對無首石獅,對開木門依稀可辨是紅油漆漆過的,只是現在變成了斑駁的褐色,門頂長方形的平面,可以看出曾經掛過牌匾的痕跡,歲月悠悠,那塊牌匾也不知去了哪裡。 亮子輕釦門首銅環,馬上一個小孩過來開門,十三四歲,鍋蓋頭:“叔叔,新年好!你找誰?” 亮子來前做了功課,瞭解到陳掌門年近七十,妻子早逝,一兒一女,女兒嫁到了香港,兒子雖在廣州,卻沒有住在一起,那這個小孩應該是他的孫子了。 “我找你爺爺,來給他拜年。”亮子說著,拿出一個紅包,遞給小孩,這是廣東的習俗,過年見著小孩要給紅包。小孩開心的收下,朝屋裡跑去。 “爺爺,有人來拜年了” 亮子走進去,穿過一小院子,進到客廳,陳掌門躺在一藤條椅上,膝上蓋著毛毯,雙目微閉,嘴裡哼著粵劇,搖頭晃腦。亮子不敢打擾,放下帶來的玉冰燒酒和幾盒茶葉,靜靜在一旁站著。 “爺爺,有人來了,別唱了。”孫子在旁邊搖了搖陳掌門,才停了下來。 亮子立即說道:“陳老,新年好,打擾你了!” 陳掌門看了眼亮子,坐起來,也不說話,拿起案几上的水煙銅壺,點燃捻紙,咕隆咕隆抽了幾口。這一刻,亮子真的有穿越時空的感覺,這水煙壺只在影視劇裡看過,現在竟然還有人抽這個。 滿頭白髮,鬍鬚及胸,對襟布衣,腳穿布鞋,滿屋老式傢俱,唯一現代的是屋頂的吊燈,和躺椅旁的風扇。要不是摸摸衣袋的手機和車鑰匙,亮子感覺真像是回到了古代。 見陳掌門不出聲,亮子又小心翼翼說道:“陳老,慕名而來,我有一個妹妹,小的時候高燒啞巴了,請你出手相救。”說著,亮子把一個大紅包放在茶几上。 “這麼多的醫院,找我幹什麼?”陳掌門終於出聲了,而且明知故問,看來這老人家性格還有些古怪。 “陳老,現在醫院裡醫生哪能跟你的醫術比呀,整天就是擺弄那幾臺裝置,哪有我們祖宗留下的望聞問切厲害。”亮子弄不清楚對方的脾氣,只能試探著給陳老戴戴高帽子,看是否受用。 “年輕人,難得你還不忘本,相信傳統醫學,坐吧,給我講講情況。”看來這高帽子還挺起作用,亮子把雪梅的病詳詳細細描述了一遍。 臨了,亮子急迫的問道:“陳老,這啞巴還能治好嗎?” “年輕人,不要急!這麼多年的病,豈是一下子就能治好的。”陳掌門又要抽菸,亮子趕緊雙手遞上煙壺,點燃捻紙。咕隆咕隆又是幾口,才慢悠悠地說道: “你這妹妹是音穴阻塞了,就像被人點了啞穴,一直沒有通暢,自然就發不出聲來。什麼玩意,治療退燒,一味求快,下藥過猛,結果就是燒退了,身體其它地方堵了。” “那這種情況,還有得治嗎?”亮子想知道結果,迫切問道。 “你看你,又來了,人我都沒有見著,因人而異!” “是,是,陳老,我心急了,那你看接下來怎麼配合?” 陳掌門站起來,亮子趕緊扶著,走到一個壁櫃前,開啟櫃門,拿出一個紅綢包裹的陶罐,放到案几上。揭開蓋子,伸手進去拿出幾顆蠟封藥丸,數了數一共9顆,用布袋裝好,交給亮子。 “每顆藥丸裡有10小顆,每天一顆,清晨六點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