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第1/2 頁)
就剩下向末兩口子,方逐溪自己就是個外地的。誰想找他,他只說是姑爺說不上話就能推。
找向末?找得著嘛。這時候她就覺得,關於她的那些個傳言,也不是完全的壞處了。都說她報復心重,心狠手辣,收拾得王採薇和何朗然兩口子不能出頭,是個多厲害多厲害的人。這會兒,怕她的多呢。
「這名聲呀,有時候還真是雙刃劍。」向末就跟方逐溪感慨呢!
「這世上聰明人多著呢,誰都不瞎,你那名聲傳得再不好,那不得看實際你做過什麼嘛!到了必要的時候,你放心,必然會有人為你說話的。」到時候一邊為向末正了名,一邊兒能扒了那倆人的皮,看看皮下到底是什麼肚腸,何樂而不為呢。
整個農場,除了那兩口子,還有跟向末不接觸的個別知青,就沒人說向末的壞話。
本地的工人,都是老鄉,大部分都是看著向末長大的,她是什麼樣的人,王採薇又是什麼樣的人,都清楚著呢。
畜牧站下屬的幾個養殖廠的工人,都恨不得撕了那些背後嚼舌根的人。這幾天,養殖廠都擴大了三倍不止,工人卻沒進幾個。大家累是真的累,可那福利,誰不眼紅?工資大家都拿一樣的,但是別的部門,有幾個月月都能發肉的?年底要是能評上先進,除了農場裡的獎勵,廠裡又是錢又是物的從來不少給。過年的時候,糖塊肉蛋的,家家都不空手。誰家生孩子了,場裡給送小米送雞蛋的,夜班家老人沒了,場裡給送白布。這些不是錢嗎?別看東西不多,但都是實際的。更不用說,一樣的食堂,養殖場的伙食比別處都好上兩成。誰心裡不感念?領導想著工人,工人自然就知道護著領導。向末家但凡有點啥活兒,不用她說,搶著乾的人都能排隊。幹工作的時候,更是用心得不得了,就怕有出了問題讓領導操心……
那跟向末不對付的王採薇兩口子能是個啥待遇?別看你是領導,誰鳥你啊。我只要工作不出問題,你想找事兒都找不著。再說了,你真想為難我,我不能找領導嗎?你自己啥名聲不知道?敢幹那為難人的事兒嘛?
所以,王採薇兩口子的日子過得就不順,看著什麼都好,工作也順利,職位越來越好,可就是哪哪都得勁兒,有勁使不上。憋得難受,還只能受著。只能背後跟關係好的抱怨抱怨不得志,他們也在家裡搞大鍋飯,還自己搭錢進去買菜買糧的,幫著日子過得緊巴的知青改善生活,總有人願意跟他們親近的。只不過那些人,多是在農場裡過得不是太好的。幾百的知青,文職的工作可沒有那麼,安排不過來。學校的老師就幾十個人,再加上各處的辦事員,技術工種,他們也只能佔一小半。農場肯定更願意提拔自家的子弟。大部分還是幹農活。掙得少,活累。再補貼家裡,說實話,吃不飽的都有。
就有那老實頭兒,不知道怎麼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也找不到門路的。就只能透過婚姻來改變命運了。嫁給場裡工人的,嫁到周圍村鎮的。娶了農場子弟的,娶了周圍村鎮的姑娘的越來越多。
「姐,你看,杜娟咋樣兒?」向軍這天晚上下班來家,沒跟往常一樣直接找瞿麥,到是先找向末了。
啥?
「你跟杜娟處物件了?」
看上杜娟了?
向末腦子裡就過這個杜娟。
這姑娘是三年多以前跟方雲期一年來的知青,今年是十九還是二十來著?年紀跟向軍到是合適。長得就更是沒話說了,白白淨淨,總愛用手絹扎個馬尾,性子也活潑,平時偶爾遇到,都跟知青們說說笑笑的,看著就歡實。再多的,她是真不知道了,那姑娘不來自家湊熱鬧,也不在哪個養殖場,種地種得很踏實,也沒張羅著找關係走門路,平時真沒什麼接觸。
向軍那手擺著跟小風扇似的,臉紅得不行,「沒有,姐。我沒跟她處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