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第1/2 頁)
唯一能說出來比當初的靈蠶洞村好一點兒的地方,大概就是路好,還有就是靠著政策好,學校不收學費,還免費管一頓午餐,孩子很少有輟學的。
繞著縣城跑了大半個月。把最窮的村鎮看了個遍。
「種水果吧……」
周風眠上任之後在下面調研了足足兩個月,可比項默看得仔細多了。
倆人研究能做的專案時,提了十幾個方案,他選了這個。
「鹼地的水果好吃,這個我也知道。種果樹賣果子或是辦果汁廠都成。問題是這地方十年九旱,得種耐旱的水果,想種活也不容易。得先去農業大學找專家,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的技術。另外,我覺得,能不能搞養殖,養牛。治鹼種草,再用草養牛。」
項默也不是白忙活的。
「行,那咱們分工合作。我主要跑水利方面的事情,爭取能再修一條引水渠,生意上的事情你辦。」
倉縣之前的那條河,還是六十年代修的,把原本的時常斷流地小水溝加深加寬又修了河堤,修成了一條小河。剛修好的時候,很大的緩解了當地的乾旱問題。只是近些年,隨著氣候的變化和農田開墾過多,很多樹木砍伐,乾旱越嚴重,那小河的作用才越來越小。
沒有水,種啥都難。想法再好,也沒什麼用。
難道別人就不知道鹼地的水果好吃嗎?當然知道。他們下鄉去,當時的百姓家都是拿自家產的水果招待的。到離鹼灘遠的村子時,還會遇到專門賣鹼攤水果的小販呢!
據說以前也有兩任領導提出要種果樹的,都沒成功,果樹全旱死了。領導還受了處分,影響了升遷。再也就沒人願意試第三次了。也有提出要種草的,效果並不好。鹼灘含鹼量太高了,不好治。
事實上,時至今日,還沒有脫貧的地方,跟領導的關係並不大。政策每年都有大量的傾斜,各種扶持,不作為的領導也很少了。這個不行,很快就會換年輕有想法的上。都會不斷的嘗試各種脫貧的辦法。在這種全國打扶貧攻艱戰的年代,這可是最亮眼的政績之一,有野心的,有責任心的,有想法有抱負的,悲天憫人的,不管因為什麼,總會有人願意來做這個事,也都很用心的做這個事。
這種情況下,久久不能攻下的地方,原因方方面面,但是人為原因肯定是不多了。最主要的還是自然原因。
就像是倉縣,隨便查查資料,問一問老人兒,都知道,這些年,做過多少嘗試。
項默去大學裡找專家,諮詢治鹼的方法,人家一聽是倉縣那個大鹼灘,直接就回絕,直言自己做不了。還告訴她,那地方的治鹼工程都是好多大學的研究課題了,就沒人成功過。這麼多年了,也只是治了周邊一點點的地方,還不算是完全治理好,只是含鹼量低了一些,好歹能長出來草了,長得也跟斑禿似的一塊兒一塊兒的。
他說的這個地方,項默知道。就是現在鹼灘邊兒草甸子,周圍的村子裡差不多家家養雞鴨鵝,就在那草甸子上放養。別的用處都沒有。據說最早的時候,有老百姓看著那灘子能長草了,就想開墾了種糧食,開出來產量低到收不回本錢,也就沒人種了。
周邊的大學都問遍了,沒找到明白人。項默甚至回京城的大學裡跑了幾趟,都沒成。
實在沒辦法了,只能做弊,從系統裡兌換了治鹼的配方。足足花掉了十五個億積分。
扶貧掙得積分比拿奧運冠軍要多,項默原本還想著,這次終於可以退休了。
這回不但退不了休,還欠了債。
也知道這輩子能不能掙回來。
項默現在自己都沒啥信心了。她自己都不能保證以後漫長的一生,會不會再遇到需要做弊的時候。大概會有吧。
成為天選之子之前,她只是個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