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1/5 頁)
這時候交易已經完成,是真是假,也就可以開口了這也是古玩界的規矩,一般這時候能得知自己是打了眼還是揀了漏,也沒人會當面悔約,這行當就是這樣子,錢貨兩清,兩不相干,打眼也好,揀漏也罷,再沒人眼紅你,也不會事後報復
一位老人忍不住插口道:“小夥子,你喜歡國學的一片向學之心是好的可也沒必要如此破費這方硯的確材質不差,算得上好品相你若是為了向學花三千塊倒也值,可要是以東坡硯入手,那可就有點不值了”
林風很湊趣:“什麼意思?老伯是說這硯是假的?明明有東坡先生的印記嘛,怎麼會是假的嘞?”
眾人大笑,這小傢伙實在是太外行了
老人忍著不爽提點道:“有印記是沒錯,可那印記是刀刻的,是真是假誰也說不準倒是旁邊這句題字,一看就知道不是東坡先生所作”
林風拿過硯來,喃喃念道:“元亨利貞沒錯這是易經裡的一句,東坡先生是大學士,易經應該早就爛熟於胸了刻這個和我們那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樣,只是個鼓勵的吉祥話而已,怎麼就能證明是假的嘞?這字型也不錯他是書法家,這字跡也挺好看”
老人苦笑道:“你能知道這四字出自易經,也很難得只是,你知不知道,東坡先生做官的時候,正是宋仁宗當政之時而宋仁宗的名諱,叫做趙禎那時候的人都講避諱,你覺得一個大學士,會把帝名之諱這麼堂而皇之的寫在硯臺上每天面對嗎?”
眾人恍然:“沒錯,硯有帝名,必是贗品”
閻斌也是一陣臉抽抽,難道說,李少這次真的打眼了?
李念青呵呵一笑:“這位前輩說的有理,只是,你老人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眾人一愣,什麼意思?還有隱情?老人冷笑一聲:“那就請小哥指點”顯然這番苦口婆心被人無視,很讓老人覺得丟臉
李念青翻過硯臺,隨手從攤子上取過個小鐵器,重重的在硯臺上磕打了幾下那硯臺眼看著被磕的開裂,一點點的破碎了眾人一陣鬨然,這小傢伙,這是惱羞成怒,要砸了?那這一萬塊可就完全打水漂了
李念青一邊砸,一邊轉動硯臺,卻見原本那方硯被砸了數下之後,居然慢慢裂開一個夾層,隨後整個硯臺從下方被他生生剝下了一層半寸厚的殼兒來
一會的功夫,如同被剝皮之後的硯臺重展現在了人們眼中,那位老人眼中全是震驚,喃喃道:“裹泥之法,是裹泥之法這是真正的東坡硯小傢伙揀到寶了”
——————————(未完待續)
///
第一五一章 揀漏'二更求訂閱'
裹泥之法,是流傳在古玩界的一種為了保護古物的手法,大體的作法就是採用與原物極相似的材料在其表面做一層外衣為了起到保護作用,都會採取相應的煅燒手法,將其表現燒製成陶、瓷等與原物不相上下的效果這樣一來,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混淆視聽,達到以真亂假的效果,從而使原物躲開人們的視線這種手法,每於戰亂時節就會大行其道,華夏有無數的寶物,都是透過這種類似“自汙”的手段逃過了那些侵略者們的魔爪
而這種手法,由於所需技巧非常複雜,一不小心就會弄巧成拙,所以掌握的人並不是很多,如今是難得一見想不到,在這真假轉換之間,一塊真正的東坡硯片刻功夫就把所有人都耍了個團團轉起初有那個東城之印,就有人會聯想到東坡硯,然而在真正的內行手中,又會被那句涉及帝諱的題字引入歧途,將其斷定為贗品這時候繞著那句題詞,所有人都忽略了硯臺本身別有洞天的事實當燒製的與原硯無二的外衣被剝掉之後,原汁原味的東破硯顯出了身形這一手,把那些目睹了整個過程的行家們齊齊震撼了一把
這少年到底是什麼來頭?怎麼會看穿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