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3 頁)
方才在覺得最走投無路之時,文嘉悅終於想起書裡提到的一個細節。那便是蔣母生父的老家文曲村。在書裡寫到蔣母認祖歸宗之時,蔣母的兄長曾經感嘆了一句, 說早在八年前就應該相認, 都是錯過了。
原來蔣母的兄長曾經為了修繕祖墳, 在老家文曲村住過一段。和周遭十里八鄉不同, 文曲村的地位極為特別,因為這裡出過一個狀元, 並且這個狀元, 現在還成了當朝丞相。
正是蔣子安母親的爹, 當朝丞相徐興運。
徐興運出身鄉野, 考上舉人之後, 娶了恩師的女兒,靠著裙帶關係一步一步爬到高位,如今衣錦還鄉,非但買下村中大半土地,甚至還給村子換了個名字, 叫做文曲村,暗合文曲星下凡之意。
所以文嘉悅推斷,若他沒有算錯,蔣母兄長此時多半就住在文曲村。如果是這樣,那麼一切結果便都可顛覆。
現朝太祖賜下的牌匾那又如何?太祖早就死了,現在的顧家也並非官身,早就沒落成為縣城中的小小商賈。而一旦蔣母認祖歸宗,他們背後的靠山,便是當朝丞相。眼下身上這麼點子罪過,不過一句話,便能抵消得一乾二淨。
果不其然,一切都如文嘉悅所想。
沒過多久,院外便有急匆匆的腳步聲從傳來,而後一個身穿錦袍的中年男人匆匆跑了進來。他一見到蔣母,嚴肅的臉上便露出驚訝之色,接著又慢慢轉變為狂喜。而蔣母也隨之愣住,好似意有所感般,眼淚瞬間就流了下來。
成了!
文嘉悅心裡一喜,唇角也露出些笑意。直到現在,他的心才徹底完全放下。終於脫險,他就說自己不會輕易丟掉性命,果不其然,就有如此造化。
看著跟在蔣母兄長身後十分恭敬的縣丞,以及眼下對自己殷勤萬分的縣丞夫人,文嘉悅的眼神變得越發興奮。他明白,這就是權勢帶來的利益,只要擁有,便能輕而易舉的讓人臣服。
至於那個童攸,來日方長,他有的是時間陪他慢慢玩。
----------------------
而與此同時,碼頭那邊,童攸也從幾個船工的聊天內容裡也聽出了一絲端倪。在聽到&ldo;縣丞大人&rdo;、&ldo;馬車&rdo;、&ldo;從東邊出城&rdo;幾個特殊字眼時,他便多少猜出了文嘉悅的打算。
原世界中,蔣母的兄長眼下正在文曲村修繕祖墳,文嘉悅多半是想藉此機會讓蔣母認祖歸宗,從而擺脫牢獄之災。現在看來,既然縣丞親自帶人出門,那文嘉悅的計謀便多半是成了。
文嘉悅為人卑鄙,小肚雞腸,而蔣子安也是個慣會小人得志的。如果一旦翻身,恐怕下一步,便是要朝他出手,開始報仇。
童攸想著,眼神也變得晦暗起來。而後,他突然眼前一亮,心裡也有了別的謀算。揚聲叫了夥計,童攸對他小聲說了幾句話,然後便命夥計將驢車準備好,從店中搬了幾樣東西抬到車上,慢慢悠悠的往運河上遊走去。
文嘉悅妄想憑藉背後靠山打壓與他,那麼他便也可以如此效仿。說到底,當朝丞相也不過是在皇族手下討生活。而他眼前要守株待兔的,才是這大周真正的主子。如果原身的記憶沒有出錯,那麼那個人,最近幾天便會出現在此。
大周皇族皆好酒,而童攸就打算靠著一個酒,將這位即將到來的重要人士徹底降服。
-------------------------
京城
遠郊的一個宅子裡,一名騎著馬的暗衛正匆匆趕到宅子門口。他將手中的腰牌給守著的侍衛看了一眼,然後才跟在另外一名暗衛後面走進宅中。
&ldo;主子這會子心情不好,你一會恐怕得斟酌著些。&rdo;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