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第1/2 頁)
烏拉漢姆不這麼認為, 他是切切實實見識到花國生產力的人,他知道花國集中起來的生產力與生產質量有多麼可怕, 在他看來,制約花國發展的, 只有那落後的生產技術。
只要把生產技術與生產裝置搞上來,花國絕對會成為滋養工業發展與騰飛的沃土。
七八年中,珍妮實業與那些原先就存在穩定合作關係的工廠簽訂了深化合作的合同, 帶領這大批的外匯進入花國市場。
七八年末,珍妮實業成立了進出口貿易事業部, 不止經營花國產品出海的業務, 還承擔一些國外優良產品進入花國的渠道業務。
七九年初,集智大學啟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專案,與花國國內的電子廠合作生產出第一臺技術完全獨立自主的收音機,一炮而紅, 迅速搶佔國內收音機市場, 珍妮實業隨後跟上,開始搶佔國內小家電領域的市場高地。
「將好的產品帶入花國,將花國的好產品推廣出海」, 這就是珍妮實業的根基。
當重工業、輕工業、農業這三條腿成為支撐珍妮實業的三大支柱時,原先璀璨奪目的珍妮珠寶反倒顯得有些不夠看了。
杜若雲有後世的見識在,深知『奢侈品』的利潤有多麼高, 便定下了珍妮珠寶的轉型之路——朝著「珍妮珍品」邁進,專營一些賺富人錢的玩意兒,比如昂貴的珠寶,搭載了高新技術的大哥大,提供精緻享受的護膚品……
杜若雲對『珍妮珍品』的定義,就是珠寶般的享受,鑽石般的品質。
-------------------------------------
人民的需求是樸素的,整天同人民講要『改革開放』,可究竟啥是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之後會給大家帶來什麼切實的好處?
珍妮實業與珍妮珍品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迅速紮根,讓老百姓切切實實地體會到了好處——工廠發的工資多了,買到手的東西好了,手裡的存款富裕了……如此種種,都是改革開放的好處。
所謂『改革開放』,便是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以更健全的制度去擁抱廣闊的世界。
李國棟在秘書崗位上鍛鍊了三年多一點,第四年頭又升了一下,算是正式飛升入更高的層次,不再侷限於海上形勢的研判分析與對應,陸地與天空也有了不小的涉獵。
大娃和二娃也都念完了大學,大娃去了西北的一處研究所,二娃留在京城,直接留在學校裡做了老師,繼續從事研究工作。
對於大娃,杜若雲心裡是有些虧欠感的。她覺得大娃讀大學的這四年,就好像是搬起一塊石頭丟了出去一樣,二娃整天在跟前,她還能照顧得上,大娃卻是在千里之外求學,只有過年時才會回家住幾天。
總感覺自己有點偏心,偏向二娃。
李國棟看出了杜若雲的糾結,只能勸杜若雲,「都大了,各有各的路要走,哪能照顧一輩子?要是心裡實在覺得虧欠了大娃,就等大娃成家的時候多給他一些錢,算是補償了。」
不說這個還好,李國棟一提這個,杜若雲心裡更氣,「你說這些話,可不就是戳我肺管子麼?二娃在京大都處上物件了,前陣子委婉地同我提了一下,他們倆都有結成革命友誼的打算,只是那姑娘覺得兩個年紀還都有點小,讓再等兩年。我也覺得二娃的年紀有點小,想讓兩人再處處看看,人生大事不能胡來,千萬不能像我一樣稀里糊塗地就嫁給了你……」
李國棟:「???嫁給我,你還委屈了?嫁給你們村的鐵柱就不委屈?」
杜若雲:「……」她仔細想了想『鐵柱』究竟是哪號人物,隱隱約約才想起來,好像是同村的一個後生,離她孃家不算遠,老實巴交的,個頭不矮,但是人長得黑,而且也壯,她每次看到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