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組裝完成(上架前最後一次求推薦)(第1/3 頁)
當天的測試結束之後,李言並沒有離開基地,而是叫來了負責駕駛艙組裝的工程師們,大家繼續商量一個可行性高的組裝方案。
雖然在圖紙裡面,陳神已經把駕駛艙的各個位置,要放什麼裝置都標註出來了,但是這麼多裝置儀器和線路,他們仍然要考慮要怎麼佈局,先裝什麼,後裝什麼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此外還有一些安裝難度高的部位,比如赤紅暴風頭部觀察窗的變焦望遠鏡!
最前面是一塊玻璃鏡片,在深海之中,玻璃是非常脆弱的,一旦玻璃的表面有一點細小的劃痕,都有可能成為巨大水壓的突破口,這就導致玻璃鏡片從生產出來,到安裝的全過程中不能與任何的硬質物體接觸,哪怕是指甲。
而且觀察視窗和玻璃之間貼合需要十分緊密,兩者之間的縫隙不能超過02絲,也就是0002毫米。
這些基礎的經驗都是從之前潛龍號的專案裡面得到的資訊,李言也找到潛龍號專案,拿到了其中更多的細節資訊。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製作。關注vx 看書領現金紅包!
雖然在陳神的圖紙裡面,因為玻璃材料特殊的原因,安裝要求並不需要這麼高,但是李言還是習慣性地以最高的標準來做。
李言和手下的工程師們看著潛龍號那邊給出的一手工程資料,商議著安裝方案,一個可行的方案漸漸成形。
還有其他一些安裝難度高的部位,都被他找到了國內類似的參考案例,為組裝方案提供了可行性上的支撐。
李言不止一次感慨過,如果沒有了這些案例,他們想要解決這些問題,肯定得花不少的時間。
陳神那邊得知這個訊息之後,也不由和李言發出了同樣的感慨,如果沒有國內各個領域不同專案的支援,這個專案還真的走不了這麼快。
赤紅暴風的運載平臺來自航天,部分組裝工藝來自深潛器,向量發動機依靠航空工業,還有裝甲、機械部件加工……
這完全就是一個吃百家飯長大的小子!
當然,這些領域出了這麼大的力,以後赤紅暴風的技術也會反饋到這些領域裡面。
有了目前的超大運載平臺基礎之後,航天領域以後的運載平臺設計可以省去好多功夫。
深潛器或者潛艇以後可以使用赤紅暴風身上的密封技術,還有深海耐壓鈦合金的加工工藝。
暴風系列向量發動機,如果魔改成功,國內就可能增加一款推力大到恐怖的向量發動機……
更別說還有阻尼減震領域這些許多領域都用得上的技術了。
至於民用的領域,短時間內不會開放赤紅暴風身上的技術,一者是保密需要,二來是科研人員自己都還沒有吃透技術,談什麼把技術轉化到民用領域?
陳神可不想幹這種累活兒。
但光是這些科研或者國防領域的效益就已經足夠可觀了。
赤紅暴風手臂並沒有拖延太多時間,一條右臂是早就已經組裝好了的,現在只需要把它拆開,分成上臂下臂兩段,再組裝上去就好。
另一條右臂在有了之前的組裝經驗之後,組裝的速度也是飛快。
至於剩下的那條左臂則是更加輕鬆。
原本左臂是等離子炮,但是等離子炮早就造好了,還被送進大山了,自然不可能再造一門安裝到左臂上面。
所以陳神之前就已經在圖紙上對左臂進行了改造。
雖然外表的造型以及其他的密封設計不變,但是小臂內部已經變成一個油箱了。
左臂以後將作為機甲的副油箱存在,增加機甲的續航時間。
預計在增加了這個副油箱之後,赤紅暴風的全功率行動時間能夠達到八個小時左右。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