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第1/2 頁)
一向只會頂嘴氣得你心肝肺都疼的幼子,居然會說這樣的俏皮話了,太后順他的意,拋下憂思,笑而不語。
楚王便放心說自己的打算:「我用了午膳就找範老頭去,這事也牽扯到了他,現成的上門理由,他不給,我搶都搶來看看。你放心,我看完了給你捎個信。」
太后歡歡喜喜地應了聲:「噯。」
兒子任性囂張,她覺著甚好。
「我揪著他一塊找二哥去,他總說生辰我最大,我就大上一回。對了,那遺旨給我,我帶上,省得傳來傳去耽誤了。要不你多寫兩道,如不許納妾什麼的,免得將來那些閒嘴巴說我家家。」
範詠稼戳他。
太后也不贊同,「那樣寫來太假。外人的嘴,我來堵就是。只要你好好的,什麼都好說。」
「那也行。」
「你要帶家家進宮嗎?」
楚王撇嘴,嫌棄道:「進宮給她們欺負嗎?跪來跪去,吃不飽,還當什麼殊榮呢!不進不進,如今不進,往後也不去。」
「知道了知道了,你放心,我這兒,也許她不跪。我這就給你寫去,不許宮裡誰傳召,如今我還在呢,誰要擺譜,就先來我這儘儘孝吧。」太后生怕他顧忌跪來跪去,往後兒媳孫子都不往這帶了可怎麼辦?
為家家好的事,楚王積極得很,幫著喚了伺候的人進來。
太后身邊跟的,都是跟她和太上皇多年的人,穩重得很,伺候筆墨,傳菜佈菜,伺候傳話,來來回回幾十人,待範詠稼都恭恭敬敬,無人亂瞟,規規矩矩。
範詠稼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王府下人確實良莠不齊,規矩上差的太多。
她又忍不住對天吳辦差一事起了些許質疑。
吃過午飯,兩人並未離開。
太后沒去禮佛,留下和他們說話。
楚王繼續和她說差事。
「母后,那黃夫人,你可曾聽說?這事裡頭,也少不了她手筆。這麼個人,不是我瞧不起,是她這發家之路,委實可疑。她和人,面上要做那水泥,用來建築,背地裡,卻私挖硝洞、鑄鐵。外間都傳她和範桐有私交,我著人查過,範桐確實和她有些來往。」
太后不摻和朝政,自然不會留意個民間商人,但她對範桐是知之甚深的。
她搖頭道:「論理,範桐這樣立誓要做流芳千古名臣的,不該和人有私交。他歷經三朝,從來都以孤臣自居,鐵面無私,兒孫都借不上東風。我避了這一年,外頭竟出了這麼多古怪,這移魂之事,邪門得緊。這事若不是你來說,我是不信的。燦燦,你要多加小心,任何事,都不如你安危要緊。」
「母親,你這兒,可有那性情突變或是才情言辭突兀的?」
太后搖頭,看向瓔姑。
瓔姑小心翼翼道:「只一個外門伺候花草的丫頭,性子怯弱,□□了幾句,高燒一場,便胡言亂語起來,一早便捆起來了。」
「她說了些什麼?」
瓔姑恭恭敬敬答了楚王:「說的母儀天下這些逾矩的話。」
楚王垂眸,道:「母親身邊,勞姑姑多費心。」
瓔姑懸著的心,終於安了。
第45章
太后好幾年不再為外頭的事操心,這事關係到幼子長子,不得不動了思慮。
她懊惱了好些年,為何當初那般傻,守著規矩手裡無權,只能任人操縱!
「燦燦,你先去找範桐,至於去不去宮裡,再等等可好?若一切指向他,母親陪你去問,若不是,你貿然去問,不太妥當。」
楚王並不應,只道:「你等我給你捎信,我先去范家,黃夫人我隨時能拿下,與其浪費時間審來審去,不如一塊兒對質。母親,我等得,那些鎮魂的,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