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1/2 頁)
瓔姑最先回神,強行解釋道:「王爺,娘娘是在同我說成親的事,婚事有些繁瑣舊俗,娘娘知道王爺不愛折騰,就想著如何化繁為簡。」
楚王哼了一聲,並不信她這堆鬼話,只直勾勾地盯著太后,等她開口。
範詠稼是盼著母子說開,解了心結的,趁機勸道:「娘娘,王爺知道您記掛他,只是娘娘的苦心,有些時候,不說清楚,會讓他誤解,讓他難過。世間至親,親不過母子,如今王爺也大了,娘娘有事,何不說穿了。大家彼此體諒,和和美美。」
太后求助地去看瓔姑,瓔姑嘆息一聲,也勸:「娘娘,你就說吧,總是過去的事了。說出來,王爺怨也好,體諒也罷,總要有個了結。」
太后垂頭盯著手裡的佛珠,喪氣地將它抬起,往外一甩,把珠子丟出去,她也將顧忌甩開。
她抬眼看著几上那一個小玉碗,將壓在心裡的那些往事娓娓道來。
「你們坐下吧。燦燦……生在秋月裡,懷他的時候,我天天盼著生個女孩兒。沒有女兒承歡膝下只是其一,最要緊的,是你父皇登基那一年,你皇祖留下的國師批國運時,說十八年後有龍胎非凡,為女則國運亨暢,為男則禍國殃民,是煞星轉世。」
「煞星」哼了一聲。
太后看向他,眼裡有哀求也有愧疚,接著道:「我們自然是不信的,你父皇還把那國師轟出了京城。閎治十八年的新年宴,我有了反應,那時我已三十有七,再度有孕,自然歡喜。九月生下,一算生辰,正是那將軍箭,若只有箭也就罷了,還有弓,且是月弓,傷兄弟六親。我們仍不信,按著破解法子,找了替身,又立了箭形碑壓你生辰八字。那替身原好好的,在廟裡不過一年半,一場病竟去了。立碑三年,夜裡一道雷劈下,碑斷成兩截,『弓斷弦開』無事,『箭來碑擋』碎成幾塊。」
太后臉上有淚,瓔姑上前擦拭,被她擋開,繼續道:「自此,由不得我們不信。可我還想著,總還有法子的。老三那事,剮了我心頭一塊肉,若再丟了你,我還怎麼活?但他不肯了,他雖疼你寵你,最愛的,卻還是煥兒,煥兒性子、長相同他一個模子,是他的心頭肉。炚兒再出色,他總是呵斥多過獎賞,這也是炚兒心裡不甘的主因。幾個孩子,走到今時今日,都是我們做父母的過。老東西當年資質差,壓根沒想過奪儲,偏偏人家不放過咱們,只能被逼著站隊,陰差陽錯坐上了這個位置,反倒害了兒孫。你們這一代是這樣,煥兒那些早夭的孩子,也是如此。」
「好了,說要緊的,老頭逼你送我上山是吧。那就罷了,為何你年年罵,年年哭。弄得我時時手足無措,彼時我只是個孩子,又不知道自個哪做錯了。你讓我怎麼諒解你一番苦心!」
他滿臉氣憤,太后捂了臉痛哭,餘下兩人面面相覷。
瓔姑剛被拒了,不好上前,範詠稼上前試試,拿帕子蹭掉太后臉上沒掩住的淚痕。
太后放下手,輕輕落在膝上,偏頭去看範詠稼,小聲道:「你是個好姑娘,我都聽人說了,燦燦自有了你,天天歡喜,話也多了。家家,謝謝你,你是個好孩子。」
範詠稼又細緻幫她擦了餘淚,柔聲道:「娘娘是怕太寵王爺,害他招人眼,帶來兇險吧?」
太后點點頭,嘆口氣,有些頹喪道:「我的孃家人,我的丈夫,我的兒子,都讓我失望得緊。我往日護不住他,往後也護不住,只能這樣做,讓那些人別老盯著他害。」
「你坦白了說,那我也坦白了問。母親,父親之死,跟你有沒有幹係?」
太后搖頭,淡定答道:「我雖勸他搬來這,卻是盼著他活得長久的。畢竟有他在,誰也不敢動你。我真要弄他,他早死了百十來回,哪裡會等到如今?」
恨是恨過的,恨他背叛,恨他逼母子分離,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