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2 頁)
「那我就勉為其難拿個獎吧。」
要拿獎不容易,世青賽看積分,柏舟一簡單計算,藍山就算想拿銅牌,保守起見也得在第二項小賽拿第一。
好訊息是今年的二項小賽比抱石。
連柏舟一爸爸都知道,藍山最擅長抱石。
比起一氣呵成的速度賽,抱石賽看起來就「窩囊」許多,十五米高牆縮為五米,幾個零星巖點嵌在牆上,選手卻上不去,在第一、第二個巖點處卡許久,不知怎麼就掉下來了。
第一位選手已經掉落三次,抱石賽在固定時間內可無限次攀登,但第三次掉落後,他的攀爬時間只剩十五秒。
最後一次嘗試,選手破釜沉舟,改靜態動作為動態,奮力起跳,終于越過了卡了他三次的難度巖點,摸上半程得分點,他再欲往上,卻因失去重心,狠狠摔落在軟墊上,時間只剩兩秒,解說提前確認第一位選手第一條線路攀爬失敗,但拿到半程分數。
「好難。」潘詩說,「根本上不去啊!」
「藍山能上去。」柏舟一盯著電視,鏡頭給了第一位選手一個特寫,他認出這是速度賽第三的選手。
難度大對藍山來說是好事,只有難度大才能拉開差距。
拉開天才與他者的差距。
第一條線路難度非常大,後兩位出場的選手,在速度賽的成績都非常好,積分很高,但都在這條線路上吃了悶虧。
他們在巖壁上一次次跌落,第二位選手連半程得分點都沒摸到就遺憾離場,第三位選手倒是在四次嘗試後成功登頂。但他臉色仍是不好看,嘗試次數太多了,後來的選手如果能以更少次數成功,就能在積分上壓他一頭。
藍山出場了。
抱石賽線路一致,為了保證公平,每個選手都只在攀登時被帶出,以免後來選手觀察巖壁,比之前的選手多出思考時間。
換句話來說,每個站在巖壁前的選手,都不知道自己面對的線路難度如何。
藍山雙手拍上鎂粉,他並未像之前三位選手一樣直接握上起攀點,而是站在軟墊上,仰頭看著線路,那姿態看起來,甚至有幾分……漫不經心。
解說也被這位選手的「散漫」驚呆了,微微驚愕後說:「這位選手採取的策略很特別,他沒有選擇先嘗試攀爬,而是開始觀察巖壁……」
「他其實可以一邊攀爬一邊思考,就像之前幾位選手一樣……」
「又或者說,他想……」
他想一次完成攀登。
柏舟一坐著,雙手交叉,抵住下巴,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視。
解說打了個圓場:「怎麼說一次完成攀登也有點太過理想化了,四號選手初生牛犢不怕虎,大家不要給他太多壓力……」
壓力?
柏舟一以極微小的幅度搖頭,他無聲對數千公里外的四號選手說。
巖壁上的天才,該向世界展示你的努力和天賦了。
藍山輕輕撥出一口氣,雙手握上起攀點。
解說聊天聲驟停,說:「好,讓我來看四號中國選手的表現。」
「中國選手,很有想法啊,與之前幾位選手不同,他的思路非常清晰……出腳,漂亮,他已經成功透過一個難點……這個靜態動作……太利落了!四號選手拿到了中程分數,可以看到他的核心非常強,許多成年選手都沒有他這麼穩定的核心力量。」
藍山抓穩中程得分點,重心轉移完畢後,抬頭。
一塊豎直的長巖點,聳立在他眼前。
「四號選手來到』高牆『前了,這塊巖點是毫無意外的難點,先前兩位選手就止步於此,不過四號選手的身材條件比較優越,或許他可以採用靜態動作,一點點把自己蹭上去……」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