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一霸當先(第1/5 頁)
此刻的中華大地上,最得意的是交州的李賁。經過兩年多的奮鬥,李賁北退南梁,南敗臨邑,成了交州一帶實力最雄厚的軍閥,李賁並不想止步于軍閥。
1.李賁稱帝
“乾脆直接稱帝吧,兄弟。”哥哥李天寶建議道。
“對,大哥,我們都支援你,早就該跟梁國翻臉了,這種腐朽政權,早決裂早好。”趙光復也附和著。
弟兄們的表態讓李賁激動不已,他默默點頭後慷慨陳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蕭衍可以稱帝,為何我不可以?如今咱們兵強馬壯,而且山高路遠,交州正是天然的王霸基業······”
李賁停頓了下,接著說:“你們看,這國號應該叫什麼呢?”
“萬春”,沉默許久的並韶彷彿就在等這個機會,他早想好了國號,“萬春,意為春望社稷至萬世。”
並韶在李賁的團隊中屬於智囊,他是受過傳統儒家教育的。李賁雖然有錢,只是在德州買了個監軍的官,在建康卻沒有一官半職,不能在梁朝說上話,只能被當成個土老帽。
在兩年前,並韶就建議李賁去建康疏通關係,找到蕭衍謀求個一官半職。
不過,李、並二人沒有搞清楚梁朝的權力結構,冒冒失失地直接就去找了蕭衍,朱異特別生氣。不把老子放眼裡了?你們不知道我是皇帝的代言人?
得知李、並是交州一帶的大族,蕭衍準備給他們官兒做,他習慣性地扭頭問朱異:“愛卿,你覺得如何?”
朱異一臉的嚴肅,耳語道:“陛下,這二人在交州是大族不假,但在江南一帶幾乎是沒有任何名望的。”
說罷,朱異指了指並韶:“先說這個並韶,並姓在中原就是小姓,從來沒聽說過有什麼大人物。”
並韶低著頭,也不知道朱異在和皇帝說些什麼。
“再說李賁,他的七世祖確實來自中原,但不是名門望族,後因為戰亂逃到交州紮下跟,經過幾代人的發展才成了交州的豪族。”朱異對李賁的發家史瞭如指掌,一看就是有備而來。
朱異接著對皇帝說:“陛下,如果重用這二位老少邊窮的小人物,恐怕會寒了江南豪門的心,北方來歸附的豪門也會私下議論的······”
蕭衍皺了皺眉,仔細想了想朱異的話,覺得有道理。他朝堂上用的人絕大部分都是江南的大貴族,這些人是他起家的資本,更是大梁政權穩固的基石,犯不著為了這倆人而動了國本。
“朕身體有些不適,兩位,你們的事情稍後再議吧。”蕭衍就叫他們退下了。之後連續很多天,他們想再次求見皇帝,都被婉拒了。碰了一鼻子灰,這二位爺不再堅持,一臉沮喪地回到了交州。
因為刺史蕭諮的瞎折騰(前文已說過),交州一帶民怨沸騰,並韶是第一個勸李賁造反的人。
“萬春?老並,你真有才,時下正是春天,這是個好兆頭。”李佛子笑著說。
“好,就萬春!”李賁最後拍板了。
544年正月,在李佛子、並韶、趙光復、範修等豪強支援下,李賁在交州州城龍編登基稱帝,國號“萬春”,年號“天德”。李賁成了交州歷史上第一個稱帝、公然和中原王朝叫板的男人,開啟了越南獨立的先河。
萬春國一切制度都仿效梁朝,也設定了文武百官,李佛子、趙光復等大佬都有加官進爵。兩月後,李賁的建國宣告傳到了建康。
2.出師未捷
“大膽奴才!”蕭衍發飆了。蕭衍即刻官宣,表示拒不承認萬春國的存在,交州自古以來是中華領土,李賁這種行為屬於分裂祖國,必定受到全國人民的唾棄,會成為歷史的罪人。
在痛罵一番後,蕭衍表示要給李賁這個亂賊予以堅決的回擊。蕭衍冊封廣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