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2 頁)
政事堂中,葉宣梧準了戶部尚書的請命。第二日,戶部的人便入駐了司農寺。
在此情形之下,西北斷糧餉之事終於暴露在了青天白日之下。
與此同時,顧家宅院中被挖出了滿地的金銀。
彷彿還嫌這把火燒得不夠旺似的,八百里加急軍報帶來了一個足矣令天下震驚的訊息——鎮守西北多年,被視為大夏脊樑的魏王整兵點將,與定軍侯率軍隊對峙於東西交界。
理由是「清君側」。
作者有話要說:
第45章
魏王反了!
當這個朝中老人或多或少都冒出過的念頭真成現實時,人們才意識到自己並沒有想像中那般遊刃有餘。
無論當初他們做過多少遍「藩王或許會反」這道蟬聯策論第一近二十年的題目,在其中的「藩王」翻出「魏王」二字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寫的東西都是廢紙,曾經的想法都是空談。
論名聲,魏王沒有汙點。
論功績,魏王彪炳千秋。
論出身,他才是當年最眾望所歸的那個繼承人。
甚至於,逼反他的理由都是他們自己親手查出來的,根本做不了假!
更可怕的是,魏王被逼反一事對武官們造成了近乎致命的打擊。
因為在「忠武」一道上,魏王幾乎做到了極致。他不僅為家國出生入死,鎮守邊關,甚至在斷銀斷餉的情況下苦苦支撐了三年,期盼著能夠有轉圜的良機。
然而他等來的卻是長子身死,幼子差點被帝王當成獵物,於群臣眼前射殺。
這還不夠嗎?
如果說盡忠到這個份上還尚不夠,那他們……將來是不是也會落得個相同或者還不如的下場?
於是,力主誅殺司農寺卿的人便多了——似乎只要將這個昏聵的小老頭推到前面,他們就能避免與曾經的大夏守護神對戰的命運。
問題是,姓顧的在司農寺卿前還有一個無法忽略的稱謂:
國丈。
給他定罪,便會無可避免地牽扯到皇后。
於是,討論「國丈是否該處死」的朝會逐漸歪向了「皇后是否該被廢」。
這時候,當今皇后的「好人緣」就體現了出來。
大婚至今,顧雁萊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得罪人,特別是那些女兒參選的人家,幾乎都被她為難過,只是因著身份才不得不忍氣吞聲,此時有機會落井下石,那自然是一個個都不肯放過。
因而,大家討論著討論著就發現,雖然皇后至今沒在大事上出過一次錯,但幾乎所有人都一口咬定她德不配位、不堪大任。
對此,葉宣梧的反應是冷笑一聲,「皇后什麼時候廢不行,非得在這個節骨眼上鬧,只怕都饞那個位子饞瘋了。」
葉夫人給他夾菜,「老爺覺得,魏王會因殺了國丈而偃旗息鼓嗎?」
「怎麼可能!」葉宣梧眼睛一瞪,「造反可是要掉腦袋的!」
「那就是了,」葉夫人白了他一眼,「那些人能不知道殺國丈廢皇后沒用?不過是聊以慰藉罷了,他們愛爭就爭唄。」
葉宣梧啞然,只能悶頭扒飯。
葉可可道:「我覺得爹也得主張廢后,但跟他們不是一個廢法。」
廢皇后分兩種,一種是在宮中幽禁起來,一種是直接賜死,而在大部分朝臣心中,顧雁萊是第二種被廢,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你是想救皇后一命?」葉宣梧狐疑道。
「我只是怕她還心存僥倖,最終將生路拖成死路。生死存亡之間,必須當斷則斷,沒有兩全其美之法。」葉可可回道,「我覺得娘娘是能聽懂的。」
顧雁萊果然聽懂了。
在葉宣梧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