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第1/2 頁)
等她慢一步找到地方,只見那店裡面已經鬧了起來,剛才的中年女人正揪著一個年輕女人的頭髮不停地叫罵——
「喪良心的東西,那麼垃圾的衣服也敢拿出來賣,你良心是被狗吃了嗎?我女兒被你害得渾身起疹子,你還有臉說和你沒關係?你都承認這衣服是你的了,想要賴帳門口沒有!」
女人被拽得嗷嗷亂叫,舒遙聽著聲音覺得有些耳熟,定睛一看,發現那人竟然是梁艷秋!
原來,梁艷秋第一次創業受挫後,也想到了做服裝生意。
這個時候的人絕大多數還在為基本的衣食住行犯愁,住和行成本高了去,普通人也就能涉足一下衣和食。吃的東西上,梁艷秋會做一些小吃,這種本錢低利潤還不錯,就是太容易被模仿,而她又沒能抓住機遇開個小吃店,光靠擺攤人累不說收入也不穩定。後來她看到有人賣襪子,就想到了批發服裝來賣,雖然衣服的成本高了一點,但比起小吃,它的利潤能翻幾番。
就在舒遙忙著開店的時候,梁艷秋也跑了一趟南邊,批發了一些衣服鞋襪回來賣,倒也讓她小賺了一筆,五百塊的成本,最後利潤翻了兩番,進貨加上售賣也就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比她一開始賣小吃的預期還要高。
嘗到了甜頭後,梁艷秋決定以後就賣服裝,她知道將來的流行趨勢,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把握好風向,成為這個行業裡的領頭羊。
只是賣服裝肯定要店面,至少要有一個倉庫,之前放假的時候,她還能把東西放在宿舍裡,但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想來想去她還是決定買店鋪。
她手上有一千六百多,最開始她的預算是一千,結果發現面積越小的鋪子越貴,一千頂多能買個十平米的小鋪子,做了店面就沒法當倉庫,更別說住人了。她怕店鋪越漲越貴最後重蹈覆轍,乾脆咬牙買她能買到的最好的,最後挑中了舒遙那條街上一套樓上樓下的鋪子,大約二十個平方,幾乎花光了她所有的積蓄。
這下店鋪是有了,可梁艷秋的兜裡也空了,加上馬上就要開學,她根本沒法再去進貨。就在她左右為難的時候,她看到了舒遙的那家店,一打聽裡面童裝的價格,頓時瞠目結舌——這麼貴都有人買,這利潤得有多少啊!
梁艷秋自己算了筆帳,一件差不多的t恤進貨價才兩塊錢,她之前都是賣六塊,中間就能賺四塊,如果賣十二塊,等於是五倍的差價,五百塊的東西能賺兩千五百塊,可比她賺得多多了。
她頓時覺得自己賣虧了,想到這裡面可觀的利潤,她一下又有了雄心壯志,當即就花了十二塊錢買了一個t恤加急寄了出去——之前去南邊的時候,她留下了一個批發老闆的聯絡方式,對方聲稱自己有生產渠道,看到什麼好賣都可以自己做。
大約十天後,梁艷秋就收到了她的第一批貨,五十件卡通長袖t恤——兒童款的。因為貨款還欠了一半,梁艷秋立刻就把衣服上架,還打出了促銷價格——十塊錢一件!
大部分人都有貪便宜的念頭,原本舒遙店裡賣十五一件,很多人都覺得貴了一點,見梁艷秋這裡只賣十塊錢一件,一下就讓他們覺得十分划算。
不過一個週末,這五十件t恤就被售賣一空,梁艷秋立刻就追定了兩百件,按照她的設想,只要像這樣一直滾雪球般滾下去,她用不了多久就能把生意做大了。
然而,她新下單的兩百件還沒收到貨,之前賣出去的t恤卻出了問題,甚至顧客還跑去了被她盜版的店裡「討公道」。
梁艷秋哪裡想過別人的東西為什麼可以賣那麼貴,她拿到衣服後只看樣式對了也沒有仔細比較,心裡還覺得賣十五塊的人「心太黑」了,在她看來成本根本就沒差多少。
殊不知,她覺得沒差多少其實差多了,出廠價和批發價差了一個價目,舒遙訂的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