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第1/2 頁)
負責運送數萬大軍的糧食,這可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常言道:兵馬未到,糧草先行。
在古代交通運輸不便的情況下,出動越多計程車兵,運糧工作就越為艱難。
此次從徐州奔襲東郡,糧車是肯定不能走官道的,否則一旦被人偷襲,縱然士兵擁有數量上的優勢,也很容易發生潰敗,官渡之戰就是最好的例子。
把運糧的工作交給諸葛亮,凌寒自然是放心的。
不過他有一些疑惑:諸葛亮怎麼會與郭嘉勾搭上的?
原來,當初諸葛亮判斷出凌寒是詐死之後,他很快就明白:殿下是想要尋找機會偷襲東郡。
自己一介白衣,很難入殿下的眼。最好的機會,便是此次攻打東郡。
這種偷襲戰並不需要什麼策略。
那麼唯一能夠展露才能的,便是運糧。
為此,他事先拜訪了郭嘉。
兩個聰明絕頂的人,交流起來相當容易。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郭嘉便確信:這名年輕人非但有一顆忠於殿下的心,同時,他的頭腦也未必就會輸給自己。
這一切,凌寒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並沒有將一切都刨根問底的喜好,無論如何,得了諸葛亮總是天大的好事。
想了想,凌寒笑道:「奉孝推薦的人,本王自然是相信的。」
「不過——」他話鋒一轉:「運糧事關重大,本王還要再試上一試再行。」
不然,這等足以決定成敗的大事,自己直接一口應下也顯得不大靠譜啊。
諸葛亮拱手道:「殿下盡可考校。」
兩日後。
三萬精銳在彭城集結完畢,開始向東郡進軍。
凌寒本人只攜帶了兩日的糧草,諸葛亮則是攜帶著另一撥糧草提前一日出發。
甘寧為前軍,凌寒與趙雲為中軍,高覽則為後軍。
打著的是高覽的旗號。
雖然凌寒認為自己在三日內攻下東郡城應當不成問題,但以防萬一,用高覽的旗號總是妥帖些。
萬一袁紹與曹操接到了情報,曹操自然會想要回身救援,而袁紹必定會拖住他。
可要是他們知道率軍的是自己,那就不好說了。
袁紹如果知道自己還活著,一定會立刻與曹操停戰。
之所以說不好說,是因為就算自己還活著的訊息傳了過去,袁紹也未必會信。
三日後,東郡郡城。
當荀彧聽到哨衛來報,敵人的兵馬出現在郡城十里之外時,他甚至有些沒反應過來。
士兵驚懼道:「對方自稱有三萬精兵,這次定要打下東郡。」
荀彧感到不可思議。
他匆匆登上城門,竟真的望見了遠方的大軍。
黑壓壓的一片,看不出究竟有多少人。
他立刻吩咐道:「快去將此事稟報呂布將軍,請他立刻前來。」
頓了頓,又道:「另外,也派人去告知楊洛與賈詡一聲。」
「是。」
荀彧憂心忡忡地望著遠處。
事先沒有接到任何預警,敵人必定是從徐州來的,而不可能是揚州。
如果真的是三萬大軍……
不,應該就是三萬大軍了。
對方很快會兵臨城下,東郡作為都城,留下的守軍固然不多,卻極為忠誠,對方虛報兵馬並沒有什麼意義。
可徐州有多少兵馬,他大抵是有數的。
也就是說,徐州幾乎派出了全部的兵力來偷襲東郡。此刻的徐州,基本上是一座空城。
這怎麼可能呢?
即使徐州的所有人,都願意暫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