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第1/2 頁)
說話間,梁九功正把竹編的小籠屜掀開,露出裡頭紅釅釅的宣軟點心,康熙遲疑著道:「棗泥不過紅棗罷了,素香……紅棗已是素的了,再用素香二字,豈不累贅?」
「那可是你們想岔了。」娜仁笑道:「這粟香的粟,是小米兒那個粟,這糕是用小米漿合著棗泥、牛乳蒸的,最溫補養人不過。」
又道:「也是這時節,季秋將將要過,不敢補得太大,不然怕你火氣上行,帶著傷更難受。這糕,紅棗養人、小米溫補,再用牛乳調和,看著不出挑,其實很養人,裡頭的講究門道多著呢,廢了人多少心思,星璇都要讓我磨叨得煩了,真算起來,花的心思可比這一桌吃的都要多。」
康熙聽她說得意有所指,摸摸鼻尖訕訕一笑,「朕不過是看你們大魚大肉的,心中不平罷了……梁九功,賞星璇兩匹緞子,告訴她,難為她跟了個嘮叨又繁瑣的主子了。」
「皇上!」娜仁知道他有意說笑,也配合著他,倆人一唱一和地,彷彿昨兒提著沒敢放下的心都漸漸鬆了。
就這樣,三方落座用著膳食,梁九功、九兒、瓊枝等在旁侍候,皇后心裡記掛著的一件事放下,便覺出飢餓之意,連用了幾塊小餑餑,姿態雖優雅,卻也看得出她的急意。
這才像是這個年紀的人呢。
娜仁在對面看著,嘴角微微掀起,忽地聽康熙輕嘆著道:「昨兒難為你們了,往後再不會有這樣的時候了。」
娜仁這才明白康熙非要留她們用膳的意圖,皇后的眼圈登時紅了,好半晌才啞聲道:「您安好,妾身們怎樣都不怕。」
第21章
自康熙轉醒,行宮裡便一日日安定下來,皇后忙著趕人回宮給太皇太后與太后報信,千叮嚀萬囑咐:「記著,先將皇上已經醒來,無甚大礙的事兒說給老祖宗,才許將前頭事與皇上的傷勢緩緩說給老祖宗,老祖宗年紀大了,是受不得驚擾的。」
蓋因康熙的傷勢一時半刻不能輕易挪動,只怕還需要在行宮裡養上一段時間,太皇太后是萬萬瞞不得的。
內監滿口答應著,快馬加鞭回宮,又快馬加鞭地回來,大包小包,有太皇太后命太醫院拉來的大車藥材和太醫,還有太后給康熙備的裘衣,另有各宮份例內的冬衣,繡院一做好,就被送往行宮來了。
娜仁這也收到不少東西,有留守宮中的福寬與竹笑打點的三四個大包袱,一應冬衣、日用器具、慣常吃食俱全,瓊枝仔細翻著,笑了:「果然不愧她們兩個細心。」
烏嬤嬤也點點頭,「不錯,就知道留她們兩個在宮裡定然沒差池。」又道:「福寬的月例,如今還是從慈寧宮領吧?」
瓊枝無奈道:「那也是沒法子的事兒,咱們娘娘規矩上應有六名宮女服侍,福寬可不就是超出去的那一份了。」
「這日子啊,越過還不如從前呢。」烏嬤嬤感慨,娜仁在旁把眼覷她,笑了,「嬤嬤這話說的,如今的份例與從前不也大不一樣了?」
隨著衣裳過來的還有宮中發放本月份例,十錠銀子把兩個錦囊塞得鼓鼓囊囊的,還有一包包小份的,福寬做事心細,每一小包上都縫著箋子,上寫著各人的名姓、份例銀數。
瓊枝拿戥子來一一稱量過,散發下去,又將娜仁的月例收起,留下那兩大氈包冬衣,一件件取出在娜仁身上比量著,烏嬤嬤在旁瞧著,不時點評一二。
豈蕙守在旁邊,將瓊枝看過的衣裳一件件動作利落地疊起,星璇在炕邊支起一個小爐子,架上小銀銚子,倒牛奶慢慢地煮,娜仁還不放心地叮囑著:「撥小火慢慢地煮,要出奶皮子的,仔細著。」
星璇應了一聲,李氏從外頭款款進來便見到她對星璇殷殷叮囑,便笑道:「慧妃娘娘安。您好興致啊,這奶香味透出來,屋子裡頭都是甜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