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娘娘您應該收斂一下(第1/2 頁)
次日,天放晴了,大地一片潔白,西太后下旨,啟程進京。 白皚皚啊的天地間,一大隊人馬在遼闊的天幕下,踽踽而行,就像一隊隊爬行的螞蟻,密密麻麻地在雪地上緩慢地移動著。 經過數日的長途跋涉,大隊人馬終於抵達京城。 京城裡的王公大臣在恭親王奕?的率領下,在北京西城門跪迎龍鑾回京。 皇上、兩宮皇太后在榮祿三千精兵地護衛下,進入紫禁城。 兩宮皇太后口諭“免禮平身”。 恭親王等王公大臣異口同聲說:“謝主龍恩。” 起身後,隨著龍鑾進入紫禁城。 其他大臣們尾隨其後。 浩浩蕩蕩的車隊從北京西城門進入紫禁城。 怡親王載垣在龍鑾進京的時候,環顧了一下週圍。 北京城周圍,密密麻麻地佈滿了軍隊,軍隊軍容整潔,排列有序。 軍隊看見龍鑾經過的時候,齊刷刷地跪下,匍匐在地,口喊萬歲萬歲萬萬歲,恭迎龍鑾回京。 見龍鑾經過後,又齊刷刷地站了起來,目送著龍鑾遠去。 龍鑾過後,人群中有人開始放聲痛哭。 大臣們也隨著著哭聲開始哭泣,抹眼淚。 想想幾個月前,他們去熱河承德避暑山莊的時候,咸豐皇帝還健在,歸來的時候,已是陰陽兩隔,咸豐皇帝卻孤零零地躺在冰冷的梓宮裡面。 真是觸景生情,物是人非,睹物思人, 怡親王載垣特意留意了一下恭親王奕?,看看他是不是和兩宮皇太后有所聯絡,他仔細觀察後發現,恭親王奕欣和兩宮皇太后根本沒有聯絡的跡象。 車隊進入紫禁城後,恭親王奕欣和留京的王公大臣陪同皇上及兩宮皇太后入宮後,就徑直回他的府第去了。 載垣心中的那塊石頭總算落地了。只要他們不見面,他就放心了。 載垣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幾個月沒有見家裡的人了,回去還得好好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人間至親。 載垣興高采烈,得意洋洋地來到府第,一家老小早已在門口恭迎老爺回家。 相反,鄭親王端華卻沒有直接回他的王府,而是多長了個心眼,去了一家京城裡遠房的親戚家。 為了不引起恭親王奕?的懷疑,他沒有派自己的太監去監視和跟蹤恭親王,而是到這家親戚家裡去。 他在親戚家找了一個不起眼的親戚家的老者,給了他一百兩銀子,讓他裝扮成叫花子的,到恭親王奕?的府第門前去跟蹤,監視恭親王的一舉一動。 鄭親王端華為什麼這樣做,因為他進京後發現,恭親王只是按照禮節,和在京留守的王公大臣陪伴皇上和兩宮皇太后入宮後,再沒有和兩宮皇太后打招呼,就直接回家了,他覺得此事有點不正常。 按照正常思維,此時的恭親王奕?應該和自己的兩位皇嫂,也就是兩宮皇太后敘敘舊才對,畢竟好長時間沒有見面了。 上回他到熱河承德避暑山莊奔喪,曾經主動提出過要見見兩位皇嫂,被他拒絕了,恭親王沒有能見上自己的兩位皇嫂。 今天進京了,本應該就能夠理所應當,堂而皇之地跟自己的皇嫂說幾句安慰的話,兩宮皇太后也應該是悲悲切切,哭哭慼慼地跟這位兄弟敘敘舊,說說話,可是事情卻很反常,他們卻沒有見面。 事出反常必有妖。 鄭親王端華有點想不通,他們的這種做法不符合人之常情,不符合倫理道德。 端華想,恭親王奕?不按常規出牌,此事必有蹊蹺,背後一定藏著不可告人的貓膩。 他需要派人去跟蹤和監視,看看他們接下來會出什麼樣的牌,他好接招。 他絕不能讓自己手中的這副好牌,打得稀巴爛,不能讓西太后隨心所欲的做妖孽之事。 心計頗多的鄭親王這次想的太多了,他派去跟蹤和監視恭親王的親戚幾天來,毫無收穫,可謂蒼蠅吃屁登了個空,啥情況也沒出現。 恭親王整日呆在家中,吃飯睡覺,養精蓄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其實,不是恭親王奕?不想去見二位皇嫂,他只是覺得,二位皇嫂一路顛簸,鞍馬勞頓,千辛萬苦才回到京城。 現在已經身心俱疲,心力交瘁,再加上皇兄駕崩給她們兩位皇嫂帶來的痛苦,她們哪有精力和自己敘舊。 即使見了面,雙方也是哭哭慼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