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阻攔索引數,和舊訂單相同?(第1/2 頁)
次日。 京都的一個會場,這裡早早就有記者在場館內等待。 整個招標都是公開進行。 想要拿下阻攔索的計劃,需要能夠證明自己,符合一定的要求。 總共有三個招標資格。 只要達成了要求,除了這些廠商自己自己投入部分資金,國家還會協助幫忙投入資金。 相當於國家入股,幫你做技術突破。 對於大部分鋼鐵公司來說,誘惑都是很大。 招標成功,國家出錢給你做技術攻關。 研製成功,就有了一個穩定的軍方訂單,還和軍方搭上關係,一次合作只是開始,以後說不定有更多的合作。 會場裡的桌子上,都有對應公司代表的名字。 其中, 還有不少國企的存在。 紅星鋼廠、魔都第一鋼鐵廠、武寶鋼鐵廠、黃河特級鋼鐵廠…… 不少廠子都是老廠子,還是國企。 國企過來招標,倒不是說搶普通民企的飯碗。 對國企來說,哪怕不缺錢,能製造出阻攔索,也是自豪和長臉的事情。 這些廠子的相關市值也很高。 一個個的座位都在前面。 李雲所在的大唐多能機械廠,在其中一個角落中。 沒辦法! 企業的大小,還是有點區別。 李雲倒也沒有什麼怨言,招標是公開的,就代表著一定的公平。 實力會反擊一切質疑。 在大家的等待中,胡海國設計師到達了講臺上。 “大家既然已經到場了,也知道此行的目的,我也就不廢話了,這是阻攔索需要的引數,你們廠內的類似纜繩產品,引數最為接近的三家,那就中標了。” 胡海國設計師作為科學家,倒也單刀直入。 那是一點客套話都沒有講。 話音落下,偌大的螢幕上,就出現了一排排的資料。 現在不少代表,眼睛的瞳孔都大了一些。 這些引數對他們來說,還是有難度的,和自己以前做的纜繩相比,資料相差太多了。 “這些資料,不完全準確,是我們從舊航母的阻攔索中,得出的一些資料。” “之後還要進行一定除錯,最好計劃在三四個月內,就要出點成果。” “有能力的可以站出來,沒有能力的,就不要蹚渾水了,說不定吃雞不成蝕把米!” 胡海國設計師說話也比較直。 之所以是三個月,不是三年,那也是事出有因。 普通人可能感覺不明顯,但對這些和軍事武器打交道的人來說,很清楚局勢沒有這麼太平。 特別是南邊,有一個有才又愛玩的小國,天天蹦躂。 航母早一點出來,就能早一點穩住局勢。 普通人感覺不明顯,那是有站得更高的一群人,正在替大家負重前行。 李雲聽著胡海國設計師的話,也拿起手裡的資料,一一比對了起來。 機械廠生產的纜繩,款式不太一樣,資料上也不一樣。 只能一一比對,找出有用的生產資料。 才能知道用不用得上? 不說李雲,其他公司的代表,還有聯絡外場,想要得到具體的情況和資料的。 這和某些電視劇拍攝的裝逼畫面不一樣。 不是剛剛說完,就有一個人站起來,喊道“我行”,然後嗶嗶一大堆。 前面的一個小時,大家都在比對著引數。 整個會議都是有一些安靜和無聊。 哪怕公開招標會議有直播,直播間裡來檢視的人數,也寥寥無幾。 也有眼尖的人,發現了李雲的存在。 只是李雲沒有什麼動作,自然也不會引起網友特別的反應。 胡海國在臺上等著,倒也不著急。 這一次公開招標,只是一個嘗試,假設得不到有用的結果,就把引數公開了。 胡海國也是相信,國內工業的力量。 總不可能,隱形飛機塗料,都能從民企中出現,一個阻攔索,一直面臨這麼大的困難吧? 人多力量大! 總有企業能把阻攔索製造出來。 胡海國想到國力日新月異,心中就有信心。 這時, 會場中,傳出了一聲熟悉的驚歎聲:“臥槽,一模一樣!” 胡海國的目光立刻吸引了過去。 原本在檢視資料那些代表,也被這句突然起來的聲音,吸引了目光,不自覺地看向了角落。 誰也沒有想到,有人會在會場,冒出這麼一句話。 尷尬了! 李雲瞧著周圍的目光,都在往自己的身上聚集。 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