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幽靈”出現(3)(第1/3 頁)
吳亞東派出去的兩組人馬負責圖偵追查麵包車離開陳廟鄉和倒查麵包車進入陳廟鄉,結果兩組人馬都無功而返。按照圖偵追查麵包車離開沂水後,本應該在下一個路段出現的,辦案人員追查過去調取攝像,結果連個影子都沒有。
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然而,狡猾的賈懷慶卻有著令人驚歎的反偵察能力。為了不讓公安局察覺到他的絲毫資訊,他可謂絞盡腦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公安局能想到的事情,他都已經考慮到了;而那些公安局沒有想到的事情,他同樣也已經想過了。
在每次作案之前,賈懷慶都會提前將路況摸得一清二楚。他非常清楚自己前來和離開時絕對不會選擇同一條道路。有時候,甚至在途中還會多次改變行駛路線,並且特意挑選那些沒有安裝攝像頭的道路,以此來避免被公安局追蹤。這一切的精心策劃,都是為了能夠逍遙法外。
吳亞東安排的兩組人馬追查不到麵包車的行蹤自然也在情理之中。這讓他有些惱火,但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警察,他很快就冷靜下來了。他知道自己不能被情緒左右,必須保持清醒和理智才能找到線索。於是他本能地又安排了兩組人馬在進入陳廟鄉必經之路再查以前攝像。這個決定是明智的,因為盜墓者不可能在月黑風高的夜晚直奔墓地開挖,他們必定會先來踩點探路,而這些資訊很可能就在之前的攝像裡留下蛛絲馬跡。果然不出所料,經過仔細檢視,他們發現了一輛可疑車輛。這輛車曾經多次往返於縣城和陳廟鄉之間,而且每次都停在了離墓地不遠的地方。根據時間推斷,這輛車就是那輛神秘的麵包車!吳亞東心中暗喜,終於找到了突破口。他立刻下令對這輛車展開全面調查,並迅速掌握了車主的身份和住址。
可當吳亞東看到車主身份資訊時,他直接就否定了,原來車主就是當地人,麵包車也是在沂水上的牌。作為一個當地人,大白天還明目張膽地開車去古墓踩點,這實在有違常規。
後來經過外圍走訪和深入調查,證明吳亞東的判斷是正確的: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個誤判!這位車主其實只是一名普通的釣魚愛好者,那天他碰巧路過古墓附近,看到路邊有個不大不小的水塘,於是就心生好奇地停下車來。
他隨手抓起一把魚餌,輕輕拋灑到水中。沒想到僅僅過了十分鐘左右,剛才投餌的地方竟然冒出了一連串氣泡,而且不斷往水面上升。這種現象對於經驗豐富的老釣魚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這意味著有魚兒正在水底覓食!
而恰巧那段時間正好是這位車主的閒暇時光,沒有什麼事情需要忙碌。因此,他便利用這個機會經常駕車前往那個小水塘釣魚,享受一下寧靜的時光。
當吳亞東又把從陳阿來那帶回來的隨身碟插入電腦時,他忽然想起這是半年前留下的攝像時,他拍了下自己的頭自語道,“真是笨死了,他是半年前來踩的點,攝像早都清零了,還查他什麼呀?”
他望著電腦螢幕裡的賈懷慶不由內心頓生幾分敬意,思維縝密,滴水不漏,若不是陳阿來飯店攝像頭壞了意外把攝像儲存了下來,可以實事求是的講他沒有留下一絲痕跡,你怎麼追查,從何處入手。唯獨留下那輛麵包車的影像,吳亞東想都不用想那車上牌照肯定也是假的。查不到麵包車去處,也查不到麵包車從哪裡開,等於麵包車也是個毫無價值的資訊。
他望著賈懷慶那副特殊的長相,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敬畏之情。那張臉似乎隱藏著無盡的秘密和神秘,讓人無法窺探其中的真相。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愈發堅信眼前這個人便是道上傳奇已久的盜墓之王“鬼見愁”。
關於“鬼見愁”的傳說在道上早已傳得沸沸揚揚,數不勝數。有人說,他只需一眼就能看穿墳墓裡躺著人的性別、頭部朝向以及腳部位置。更有甚者稱,他甚至可以在千里之外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