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再往省城(2)(第1/4 頁)
“這3處自然風景確實不錯,作為全省分管旅遊的主管單位,我們希望全省境內旅遊景點越多越好,把全國遊客都吸引到我們省來。你們的設想也很好,但是這3處景點有沒有開發價值我不能單憑你們帶來的這幾張風景照決定,你們看這樣行不行,報告先放這,等我安排專業人員去你們縣景點實地考察後回來再給你們答覆如何?”陳局長話說的很客氣,一點高高在上感覺都沒有。
“還是陳局長考慮問題周到全面,你日理萬機,那我們倆就不打擾了,陳局長,這次來我們又給您帶些沂水的土特產,就放在外邊的車上,您看我們放到什麼地方?”王偉江道。
“你們太客氣了,不過你們上次帶來那幾樣土特產燒出來味道確實不一般,夫人和孩子吃了都讚不絕口。這樣,我叫駕駛員跟你們去拿到車上就行了。”又是駕駛員跟去,看來他們的行事風格都如出一轍。
王偉江和李建國自然明白其意,便起身告辭。車子開到一僻靜處,王偉江他們把車子停下,把帶來的土特產搬到跟在後面的陳局長車子上後,他們便離去。
王偉江他們此時車子正行駛在沿江大道上,窗外川流不息的長江一覽無餘地展現在眼前,觸景生情,王偉江不禁想起蘇東坡那首著名《念如嬌赤壁懷古》詞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真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靠邊停車,我們在江邊走走吧。”王偉江突然道。
李健忙找一處准許停車的地方把車停下,“王書記想領略一下長江的風采。”李建國說。
“都到跟前了,不看看它波濤兇湧,一洩千里的風采豈不可惜。”王偉江邊走邊對李建國說。
兩人緩緩地走到了江邊,這裡有一條專門為人們鋪設的便道,它沿著江邊延伸開來,彷彿是一條通向未知彼岸的道路。這條便道是特意留下來的,供人們在江邊散步、休閒和觀光賞景之用。
他們踏上這條便道,腳步輕盈而又小心翼翼,彷彿生怕驚醒了這片寧靜的美景。他們的目光順著江水流向遠方,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渴望。
江水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微風吹拂著岸邊的青草,發出細微的沙沙聲。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宛如一幅神秘的畫卷展現在眼前。天空中飄著幾朵白雲,它們悠閒地飄蕩著,似乎也在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
兩人靜靜地站在那裡,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注視著眼前的一切。他們的思緒漸漸地融入到了這片美麗的景色之中,感受著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在這個瞬間,時間彷彿停止了流動,只有江水依舊奔騰不息,向著遠方流淌而去。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建國觸景生情,隨口吟了李白老夫子的詩句。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王偉江也吟了首詩仙李白的詩。
“老弟,你說唐詩意境優美,氣勢磅礴,為什麼唐朝一過再也沒有得到更好的發揚呢?”李建國問
“老哥啊!這個問題嘛……其實挺複雜的。你看哈,唐詩之所以意境優美、情感真摯,一方面是因為唐代社會繁榮昌盛,文化氛圍濃厚;另一方面則離不開那些偉大詩人的天賦和努力,但是呢,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特點和發展方向。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的審美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呀!所以說,並不是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會一直被傳承下去,也許在後來的朝代裡,出現了其他更符合當時潮流的文學形式或者藝術風格,於是唐詩就逐漸淡出舞臺咯!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唐詩沒有像以前那樣盛行,但它依然是中華民族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