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技不如人(第1/3 頁)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不知不覺間,前來縣政府討要說法的群眾已經在大門口聚集了整整兩個小時。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對群情激憤的民眾,縣政府竟然表現得如此冷漠,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接待他們。這些百姓們滿臉焦慮與憤怒,有的人在低聲議論著,有的則在大聲呼喊,但無論怎樣,那扇緊閉的大門始終沒有開啟,彷彿裡面的人完全無視門外發生的一切。這樣的場景讓人們倍感失望和心寒,也使得現場的氣氛愈發緊張起來。
圍觀的群眾也越聚越多,大門口馬路已被堵得水洩不通。事已嚴重到如此地步,縣政府領導還沒有出現,真是又可氣又可悲。
王偉江在縣委辦公室得此訊息後也無奈的搖搖頭,他想不通的是周裡軍為什麼不在第一時間和來訪者溝通交流呢?人民內部矛盾不是敵我矛盾,只要用心用情,真誠地和來訪者溝通基本都能解決,善良質樸的百姓是最好說話的,他們看重的是公平公正,他們奉行的是你敬我一寸,他敬你一尺。這一點王偉江最清楚,他不管到什麼地方都喜歡和農民打成一片,他喜歡和農民交朋友,是那種以真心換真心的朋友。當年他到西崗鄉任組織委員時,黨委書記丁偉傑為了整他,故意安排他為李窯村蹲點幹部,誰知他上午到鄉政府報到,下午就去了李窯村。
李窯村在西崗鄉那可是個人見人怕,人見人躲的一個村,鄉里幹部不要說去李窯村了,躲都來不及。可王偉江不但去,還經常在村裡住,最後和村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調離西崗鄉時,村民自發的到鄉政府為他送行。現在雖然調離了江州縣,來到沂水縣任縣委書記,但他和李窯村好多村民還保持著聯絡。
王偉江雖為沂水縣一把手,可群眾堵的是你縣政府大門,光縣長、副縣長就十來個,難道一件群訪事情都處理不好嘛。
他深知他們並不是處理不好,而是他們當官丟掉了初心,官威十足,官味迅速增長,而人味卻迅速減少。他們自覺高人一等,認知上產生了偏差必將導致他們在言行中荒腔走板,與人民漸行漸遠,自然而然也就脫離了人民群眾。
2個多小時過去了,周裡軍一直在等著公安局局長吳亞東帶人來把堵門的群眾驅離或者抓走。可到現在吳亞東也沒出現在現場,派來幾個人只是遠遠地待在那隻觀望不行動。他知道吳亞東原先就跟他不是一路人,那時他的鐵兄弟彭美義當公安局局長時,吳亞東幾乎被邊緣化了,副局長當中他排名老末。
如今,得益於王偉江的大力舉薦,吳亞東成功登上了一把手的寶座。然而,他只願意聽從王偉江的命令,對於其他人則完全不屑一顧。畢竟,在官場摸爬滾打這麼多年,早已看透其中的門道——正所謂“改朝換代”,每一個新上任的領導都會帶來自己的親信和勢力,形成新的格局。所以說,誰提拔上來的人自然就會效忠於誰,這便是官場永恆不變的法則。
吳亞東消極抵抗,作為縣長的周裡軍心裡一清二楚,可是他又毫無辦法可施,除了坐在那生悶氣抽悶煙其它什麼法子也沒有。
這時,周裡軍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是吳亞東打來的電話。
“周縣長,我現在正在處理一起緊急案件,無法脫身。那邊我實在抽不開身去處理了。”吳亞東語氣冷淡地說道。
周裡軍心中暗罵,但嘴上還是客氣地說:“好的,吳局,辛苦了。”
放下電話,周裡軍感到一陣無助。他意識到,靠吳亞東是不行了,必須想其他辦法解決眼前的危機。
他站起身來,決定親自去和群眾溝通。他走向縣政府大門,門衛試圖阻止他,但他擺擺手示意讓開。
周裡軍深吸一口氣,面對群眾,大聲說道:“鄉親們,我是周裡軍,我代表縣政府向大家道歉。我們會認真對待你們的訴求,請相信我們!”